全美最佳康复医院在研究什么?中风康复项目最多,国内转化研究需“大跨步”(3)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 正文

全美最佳康复医院在研究什么?中风康复项目最多,国内转化研究需“大跨步”(3)

2019-03-14 08:12 作者:admin

  从康复治疗的流程来看,应当是评估-制定方案-实施治疗,在SRA lab对卒中康复的研究中,就包括症状研究、新治疗方式的测试、辅助器具及跨学科联合治疗研究等院内的临床试验项目,以为患者提供更完善、更先进的康复方案。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同于国内的做完手术即回家休养的理念,国外的康复理念在于实实在在恢复人的身体机能,因此在众多的研究中,会出现使用手机量化卒中患者回到社区的流动性和社会互动情况。

  与此类似的还包括“使用无线技术量化脊髓损伤/上肢截肢患者的辅助和适应性装置使用”的研究,同样是利用移动设备,对回到社区的患者进行跟踪,以观察其对辅助和适应性装置的使用情况。

  不仅是院内的康复方案,院外的跟踪更加保证了康复的有效性。

  4.外部合作,与全球企业合作研发假肢、机器人等尖端技术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与最新康复科技有关的就是Max Nader康复技术和成果研究实验室,主要少数几个行业赞助企业和研究者发起的假肢、矫形器、康复机器人以及其他辅助和适应性技术研究的临床实验室之一,是SRA lab主要的对外合作产出成果的实验室之一。

  该实验室已经有超过12家的工业机器人、假肢或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合作者,包括德国Ottobock,日本本田、以色列ReWalk Robotics、奥索Ossur、Ekso Bionics、Parker Hannifin,Hocoma、B-Temia Inc和三星等,为各种条件下的患者创造使用技术的途径和实践指南,产品适应症包括中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和脑瘫等。

  该实验室还与顶级学术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数十项研究合作,包括沃尔特里德医学研究中心、布鲁克陆军医学中心研究(BAMC研究)、西北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瑞士LA-EPFL和ETCH、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荷兰特文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除传统的基于性能和患者报告的测量外,该实验室还使用先进的可穿戴传感器进行基于结果的研究。该实验室是首批在各种患者群体(例如中风、脊髓损伤、帕金森病,截肢)的住院,门诊和家庭康复环境中部署传感器的实验室之一,它是最早为多模式传感器创建定制的个人算法模型的实验室,可用于监控医院和家中的患者。

  我国:医院内康复实验室初现端倪

  就国内康复医学实验室的转化情况,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牛传欣副研究员表示,自己在RIC进行博士研究期间,耳濡目染了它医研医工紧密结合的风格,其学术领先地位也十分得益于此。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更名后的SRA lab或将引领一波康复医工研结合的新浪潮。

  牛传欣还提到,此前RIC的模式并未在国内引起太大反响,但目前国内康复医院或康复科正在很积极的学习SRA lab 的医研结合、医工结合模式。虽然并没有完全一样的,但借鉴的关键在于思路上的启发。总体来说,康复医学受重视的程度正在快速上升,理应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深圳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医生刘自平告诉记者,上海华山医院、华西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国内几个大的康复科也在往医工研结合的转化医学方向发展。

  昆医二院石林天奇医院康复科主任敖学恒也提出了相同观点,目前已经出现院内实验室类似形态,促进转化研究,做得较好的是上海华山医院、华西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三家。由于临床的供不应求,医院内会尽量多的设置病房和病床,而实验室一般是在大学里。

  记者查询了近三年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康复医学分类下的课题研究,共有185项,涉及经费在8.6万-60万不等。其中,仅有五项为医院发起,其余均为各高校申请,详细课题及信息如下:

全美最佳康复医院在研究什么?中风康复项目最多,国内转化研究需“大跨步”

  从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毕业,一手组建起石林天奇医院康复科的敖学恒对目前基层康复科的困境深有感触,除了市场意识不到位、人才、管理等问题外,在科研方面,康复医学科目前还不是一级学科,每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请都较少涉及到康复医学。而基层医院康复科同样有科研的需求,主要是通过上级医院及高校的合作。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