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最多跑一次”跑出了什么?宁波人就医更(3)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正文

医院“最多跑一次”跑出了什么?宁波人就医更(3)

2019-03-20 07:47 作者:admin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开设高血压、糖尿病、心理咨询等32个专病专科“云诊室”,已建成44个远程医疗服务中心,273个基层“云诊室”,签约医生2000多名。

  目前“云医院”提供两种服务:一是特定病种的签约患者直接通过“掌上云医院”App网上问诊,医生在线下开好处方,患者到合作药店取药或享受送药上门服务;二是患者在社区问诊,社区医生通过“云医院”平台与大医院专科医生互动,在其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

  2月20日上午,象山鹤浦的张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鹤浦中心卫生院“云诊室”,按预约,当天康宁医院的王医生将为张大爷线上远程看病。半小时左右,王医生为张大爷开好了电子处方。张大爷的儿子开心地说,不用出海岛,就能请宁波专家看病,现在真是太方便了。

  据了解,“云医院”已实现家庭医生网上签约、网上服务,目前在线咨询和面向慢病人群、稳定期用药人群配送药品均超过30万人次,日处方量最高突破5000张。

  医院服务更有温度了——

  中药半小时内可取,午休时间可做超声检查

  “太好了,半小时内就能拿到中药了。”在市中医院看病的李女士,看到微信上显示的预计取药时间,好开心。她告诉记者,以前高峰期取中药要等2个小时,如今时间大大缩短了,还可在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实时查询配药状态。

  建立“智慧中药房”,让患者看完病半小时内可以顺利拿到中药。这是市中医院为让患者少跑腿推出的一大便民举措。

  宁波市中医院中药房每天要接约1500张处方,一直以来拿中药等候时间长是一大“痛点”。为了让患者少跑路,市中医院自行研发,在全市首家推出“智慧中药房”,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流程,将平均等候中药时间缩短到28分钟,西药和中成药做到“药等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实行“最多跑一次”以来,不仅市中医院,宁波一院、宁波二院、市妇儿医院等各家医院在优化就医流程、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还纷纷推出各种贴心的便民惠民服务。

  李惠利医院将病人在住院时最想了解的信息、需求等,浓缩成一封暖心的信。在办理入院手续时,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入院患者递上一封信,详细写着预约挂号、结算少跑腿的攻略、病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沟通投诉途径等信息。

  宁波二院则特别开设了超声午休门诊。不少来院就医的市民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医生开了超声检查单,恰好碰到中午下班休息,就只能下午再来。有时候,那些需要空腹、憋尿的检查,眼看快满足检查条件了,却已经到中午休息时间,只好下午再来。超声午休门诊的开设解决了这一难题,周一至周日每天中午有两个诊间为患者提供检查。

  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为避免患者出院后因为复印报销材料再次往返医院,专门开设了“病历复印专窗”,并推出病历复印邮寄服务。此项服务既可以分流病历复印人员,缩短患者和家属等待时间,也可以节约患者或家属往返路费以及其他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受到患者的好评。

  宁海中医院则推出中药代煎送到家服务,医院与顺丰速运快递公司合作,医院煎好了药,使用专业保温箱直接配送到患者家里,当日下单、次日送达。

  宁波一院推出18辆免费共享轮椅“小黄轮”,租用者只要打开支付宝扫一扫轮椅固定桩上的二维码,开锁取车,就可正常使用,轮椅使用结束后,只要把轮椅放回任何一个桩位,将锁头扣回卡槽就可以了。随借随还,非常方便。李惠利东部医院特别成立“与爱同行”志愿服务团队,累计服务病患近百万人次,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帮助。市妇儿医院斥巨资成立“流动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对基层医院中的高危儿进行就地抢救,使危重新生儿得到更好的诊疗与护理,尽可能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与致残率。

  这样的便民服务还有很多,采访中,患者评价说,现在医院的服务越来越有温度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最多跑一次”各项改革措施落实以来,各医院呈现一多一少:表扬多了,投诉少了。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