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致诚 匠心铸就“三水工”(2)
在创作玉雕之余,钱贵根也会写一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如他曾创作玉雕作品《鞋》,并配上富含哲理的诗句——“你踩我,我前进”,以此表现化压力为动力的精神创作主题。
钱贵根热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曾用翡翠创作了壁挂《罂粟》,并附了一首他写的诗《罂粟——美丽的陷阱》——“一吸毒品终世穷,二脚踩入无底洞,三代受累全家苦,四处借钱债台重……”最终,钱贵根将此作品捐赠给三水的禁毒部门,作为禁毒公益宣传专用纪念品。
听其言,观其行,赏其玉雕,钱贵根所开创的“三水工”,佐证了“出色的匠艺活动带着浓厚的社会文化色彩”,优秀的文艺创作并非埋头造车式的“寻章摘句老雕虫”,而是将创作的题材植根于家国、社会、时代。以追求技艺繁复、造工奢华的传统玉雕至此在寓意吉祥、庇佑平安的基础上,多了一种深沉厚重的赤子情怀。
璞玉无华,温润内藏。2002年,碧玉丰珠宝举办的翡翠玉文化展览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被誉为“神州翡翠第一展”。2012年,三水玉雕入选三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三水玉雕成功被列入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碧玉丰被评为“三水十大手信”。
接棒传承 向创新而生
如人之四十,碧玉丰迎来40周年庆典,也走进了它的“不惑之年”。如今,碧玉丰珠宝在三水、禅城、南海、广州、香港等地有近30家店铺,成为国内外受欢迎的珠宝品牌。
十多年前,钱贵根的二女儿钱景笙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眼见父母守业艰辛且年纪渐长,钱景笙毅然回国接手打理碧玉丰。
碧玉丰珠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景笙(右)在指导雕玉工作。
钱景笙自小在香港长大,后来到国外留学,主修心理学专业并修得MBA学位。如果不是“意外”成为“三水工”的二代传人,钱景笙会继续往自己所钟情的专业继续深造。
“当时很挣扎,”钱景笙说,只是为延续父母的心血,她毅然挑起这个重担。幸运的是,十多年过去,她在这里收获了乡情,其游学的经历,也为“三水工”带来二次涅槃。
与父辈一代埋头钻研、艰苦创业的时候不一样,钱景笙接手碧玉丰的时候,玉石原材料持续上涨,互联网社会也为玉石市场带来悄然巨变。这也是碧玉丰如何走向下一个四十年的思考。
“这个手艺虽然传统,但是在与市场互动、向消费者推广、捕捉市场口味风向等方面,我们都能做出许多创新。”钱景笙将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商场,结合翡翠文化推广加大品牌营销力度。
钱景笙还从西方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加大对“三水工”的创新。借鉴专做银饰、品牌附加值十分高的国外品牌潘多拉的经验,钱景笙开始打造个人专属品牌“KOI鲤”,将翡翠作品推向最受年轻人青睐的手串、吊饰等领域,设计风格从爱情、文化、宗教、神话等汲取营养。
“三水工”创始人钱贵根因袭传统,奠定了追求繁复、极致的创作风格; 二代传人钱景笙则为“三水工”注入了现代人所崇尚的简约、时尚和轻奢元素,翡翠饰品也朝着简约、小巧的审美方向发展。
“当时这里连星巴克都没有,过马路的规则也跟香港不一样,刚回来的时候很多不方便,不习惯。”钱景笙笑着回忆,当时唯一的寄托就是“三水工”。
在她渐渐地迷上了玉石雕琢这门手艺后,“三水工”也在她手中变得越加精巧,越加细腻。
在醉心创作的同时,钱景笙的求学之心也重新点燃。她坚持进修,读取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MBA学位,现在在读美国宝石研究院的GIA,这是全球宝石界的最高学府,每月都需要回到香港上课。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始终给人以惊喜。”钱景笙说,她想用作品告诉大家,玉石工艺品也可以很有趣,希望用作品改变人们对这个行业“不是观音玉佛,就是玉镯吊坠”的看法。
在钱景笙看来,一个艺术作品最终会是创作者人生阅历、情感故事的投影,甚至一草一木、乃至日常生活和旅游的见闻,都是自己灵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