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致诚 匠心铸就“三水工”(3)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正文

以心致诚 匠心铸就“三水工”(3)

2019-03-21 09:59 作者:admin

父亲的桑梓之情也影响着钱景笙,现在,钱景笙渐渐融入了这座小城。钱景笙说,其实艺术创作无他,就是常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三水这些年,她跟生活走得更近了,她从三水的荷花、禾花雀、黑皮冬瓜、雪梨瓜等花花草草虫鱼鸟兽汲取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记者手记

走进碧玉丰  感受君子如玉

走进碧玉丰一楼展厅会客厅,记者见到了门前所书的“比德”与“一诺”等字,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企业文化所强调的“比德于玉”“一诺千金”。

君子如玉,触手也温,记者在走访期间发现,长年累月与玉石打交道,企业的文化深深影响着这里的每一个人。钱佩英到碧玉丰当一名刻花工人已经有34年,在一方案头上,她专心致志地打磨一块璞玉。砣轮飞转,线条渐趋清晰。

“做刻花给了我一个很享受的过程。”钱佩英说,多年来跟玉石打交道,她最喜欢的是动物题材的玉雕,年复一年,她早已把完成每天的工作视为一个打造工艺品的过程。

在创意室内,钱贵根的妻子、碧玉丰镶嵌总设计师黎惠明则向记者介绍了她与碧玉丰背后的故事。“我们要把玉石工艺品推向民间,如传统的龙和凤,大家只闻其名而不闻其声;如观音、玉佛,这些工艺做得再精美,都会因为不真实而产生距离感。”

玉不琢不成器,“三水工”讲究因材施艺、巧用本色、上轻下重,尤其是追求灵魂和美感。黎惠明曾与丈夫花费20多年时间共同创作一组玉雕“满汉全席”。合掌刚好捧起的光鸡,上面的鸡皮疙瘩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形色俱似的大蒜,不掂在手里还分不出真假;可以开合的茶壶……完成这些玉雕,极其考验手工艺人的功力,但最大的阻力却是来自于翡翠原材的可遇不可求。

一个企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继往开来;一门匠艺,在40年的薪火相传中融汇创新,这是“三水工”的魅力所在。“三水工”在两代人之间一脉相承的,是一种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碧玉丰大事记

1979年 钱贵根回乡创办碧玉丰珠宝有限公司的前身——高丰玉器厂

1985~1995年 钱贵根等人专注于改进雕刻技术

1992年 碧玉丰构思策划并赞助广东电视台摄制大型专题片《中国玉》,此片获得“广东科教一等奖”

1995年 创立“碧玉丰珠宝”品牌

1996~2002年 建立直销连锁网络

2003年 获得全国玉雕“天工奖”

2012年 三水玉雕入选三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 三水玉雕成功被列入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钱贵根、钱景笙获颁“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水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 碧玉丰翡翠文化生产大楼全面升级,全透视管理,同年获得ISO9001认证

2018年 获香港品质保证局ISO9001:2015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及“三水十大手信”称号

以心致诚 匠心铸就“三水工”

扫一扫,添加客服工作人员微信。

以心致诚 匠心铸就“三水工”

扫一扫,关注碧玉丰珠宝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以心致诚 匠心铸就“三水工”

三水碧玉丰珠宝迎来40周年庆典,不惑之年再出发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杨立韵

图|记者陈浩森

编辑|何欣鸿

以心致诚 匠心铸就“三水工”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