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情,最终死在了产房门口(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正文

我们的爱情,最终死在了产房门口(2)

2019-03-30 07:00 作者:admin

孩子好不容易生下来,包括丈夫在内的所有人都第一时间去看了婴儿,只有自己的爸妈留下来关心女儿是不是平安,她当时就泪如泉涌,心里的痛比生孩子还要难忍。

2

生个孩子有多难

不需提怀孕期的困难不便,单只是分娩,就是在和死亡作战。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天约有830名女性因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死亡,这一统计数据已经比1990年减少了44%。

纪录片《来吧孩子》用远程遥控摄像机,揭开了产房内的真实人间,更让人感慨生育之苦。

深夜里,产妇陈女士从阵痛中醒来,“我现在脑海里只有痛”。

我们的爱情,最终死在了产房门口


产妇与丈夫在生产室备产/《来吧孩子》

助产告诉她,疼的时候不要喊,要用力。

于是她把脸憋得通红,嘴巴紧闭,全身力气都向下使。

我们的爱情,最终死在了产房门口


产妇正在生产 /《来吧孩子》

生育的过程,很多人会疼到失去理智。

产妇小顾被推进产房时还没有发动宫缩,可听到其他产妇痛叫,她马上感觉到无助。

真正生产时,她疼得在床上左翻右滚。

“帮我把催产素停掉吧,太痛了。”

护士见惯了这样的情形,只能安慰,“痛是正常的,就是要痛。不痛生不出孩子来的。”

我们的爱情,最终死在了产房门口


在无数次的吸气呼气和忍痛憋气后,孩子终于出生了。

然而,这远远不是结束。

腹直肌分离、骨盆低肌松弛、体重猛增……如果说这些花钱花时间还能慢慢治疗调理,那生孩子带来的精神创伤,痊愈更难。

一个西班牙妈妈,亲述自己身患产后抑郁的经历。

她诚实地说:如果生孩子前有人告诉她成为一个母亲有多难,她会三思三思再三思的。

可惜当时的她并不知道,她也没有被给予选择的机会。

我们的爱情,最终死在了产房门口


无声的产后抑郁症 /《无声的产后抑郁症》

“我不认识这个孩子”,“我不知道怎么办”……这两个声音在她的心底呼喊,挥之不去。

但她却用“无声”来形容这场抑郁,因为不管她如何去跟别人说,得到的回复永远是:

“太夸张了吧,怎们可能会这样呢?”

“这种现象不会存在呢,怎么有妈妈不爱孩子。”

妈妈们只能自己把负面情绪吞掉,不能有怨气,不敢有脾气。


3

如果不能承担

那就尽力分担

既然生育之痛男性的确无法承担,那尽量分担总是可以的。

然而众多家庭里,“丧偶式育儿”让女性严重透支,“诈尸式育儿”又让宝妈身心俱疲。

热播剧《都挺好》里的妻子吴非,独自带着女儿在美国,丈夫几个月才回家一趟。

照顾孩子起居饮食,正准备做饭,就接到学校取消女儿上学资格的电话。

女儿碰巧又将食材打翻,吴非一下子情绪失控。

可打电话向丈夫诉说,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苏明成以忙为理由匆匆挂断。

我们的爱情,最终死在了产房门口


吴非想向丈夫倾诉,却被苏明哲一句“没时间”怼得无话可说 /《都挺好》

这种情况每天都在大大小小的家庭里上演,“费力不讨好”的妈妈,应该都有过这种感受。

我们的爱情,最终死在了产房门口


吴非终于在“丧偶式育儿”中崩溃,向苏明哲提出离婚 /《都挺好》

今年两会,有代表提出“夫妻合休产假,强制男性分担育儿义务”的建议。

网友一片叫好的同时,也有人担心:“就怕有的男人休了产假在家当儿子”。

某档综艺里,一位丈夫担心妻子身体不好,自己只想替她多分担些。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