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神经介入材料的快速发展,医生对这些新材料的了解程度会直因此,微导管超选充分、到位是安全、有效栓塞***M的前提。但部分***M供血动脉与主干血管成角较大,尤其是主干血管管径远大于供血动脉管径的情况下,微导管头端在推送时易脱垂入主干血管远端,造成超选失败。我们团队在治疗前颅底D***F时曾遇到类似困难,并成功运用球囊辅助微导管进行超选。该文采用类似技术,即将顺应性球囊置于主干血管,以阻挡微导管向主干血管脱垂,从而使微导管向畸形部位行进。

尤其适合于扩张心外膜通道,常在CTO逆向途径时使用。不过由于Corsair微导管外径较大,在6Fr指引导管稍受限。另外,近期国内外专家在处理分叉病变时,利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明显提升了边支导丝的通过性及分叉支架的置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而被推崇。二、冠脉介入手术中微导管的用途1.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在冠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使用微导管,主要因为使用微导管易于导丝交换,过病变交换软导丝,避免损伤血管及穿孔。提示肾动脉狭窄的线索1、临床线索,包括30岁之前发生高血压或55岁之后发生重度高血压;该文中6/8例***M达到影像学治愈,结果难能可贵。类似情况下,该技术值得借鉴。神经介入手术中有时会遇到超选困难的动脉瘤或者目标血管,本期卒中视界为您带来了CFITN2018创新大赛-技术创新二等奖获得者张义森的汇报内容,他提供了一种非常规的微导管塑形方法,有时合理利用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他将以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一例来介绍该技术。神经介入医学即介入神经放射学,是研究利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

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必须经口服药时,如为片剂要研碎调水后注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注入后夹管30分钟。术后48—72小时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后,可拔除胃管。拔管时,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屏气,先缓慢往外牵拉,近咽喉部时迅速拔出。健康教育2、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及时更换胶布,记录插入深度。管饲时取半卧位。管饲前后用温水20ML注入,保持管道通畅。神经介入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神经介入材料的快速发展,医生对这些新材料的了解程度会直22例患者接受针对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6.4%)的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最常用的经验性抗生素方案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23.1%)的组合。经验性抗菌治疗有效率为66.7%。 39例CRI患者中,23例(59%)仅接受抗生素治疗,16例(41%)接受抗生素治疗+外科清创治疗。由于CRI,18例患者拔除插管(46.2%),3例患者更换插管位置(7.7%)。

严重影响STEMI患者即刻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因此,在急诊PCI中应用可能减少血栓栓塞的辅助器械,清除冠脉内血栓来改善心肌灌注和提高临床疗效备受关注。其中血栓抽吸导管是目前临床应用最普遍的血栓清除装置,其在急诊PCI中的应用价值正在逐渐得到认可。一、血栓抽吸装置血栓清除装置分为普通抽吸导管、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和血栓保护装置(包括远端阻塞、近端阻塞和远端滤过)三大类。3、解剖学难题或高危病变(近端分支、小血管、重度同心钙化和重度主动脉粥样硬化或附壁血栓)。 罕见适应症1、孤立肾伴单侧肾动脉狭窄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肾功能正常;3. 跷板导丝技术指在使用平行导丝时同时使用两根OTW球囊或微导管,如果第二根导丝不能进入真腔,保留该导丝做路标,通过第一根微导管换合适的导丝,反复交替进行直至通过CTO。4. 边支技术 当前向导丝不能通过CTO时,将另一导丝插入CTO病变附近边支血管到远端,扩张CTO病变边支血管入口以挤压病变近端斑块,然后再调整第一根导丝通过CTO病变。钢丝锚定技术:两根钢丝均通过病变至远端正常冠状动脉,选取远端冠状动脉相同直径的球囊沿钢丝送至病灶远端并持续扩张,然后迅速沿另一根钢丝置入支架至病灶远端,先释放第一个球囊的压力并推出指引导管,再调节置入支架的位置满意后扩张释放。钢丝轨道技术:靶血管狭窄病变时间较长并有较好的侧支血管逆行供血时,可采用3m长钢丝经对侧冠状动脉沿桥侧支血管送至靶病变血管,再逆行向上送入相应的指引导管出Y阀20mm,对侧冠状动脉钢丝用止血钳固定,这样靶血管侧可取得最强的支撑力和通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