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胃食管反流病”宣战的院士和他的团队(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 正文

向“胃食管反流病”宣战的院士和他的团队(2)

2019-04-01 17:10 作者:admin

秉持着对科学的执着信念以及帮助同类病患的大医精神,汪老从血管外科的重要奠基人一步跨到了未知的崭新领域——胃食管反流病,开始了他在全新领域的探索之旅。

已故的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曾说,刚起步时,汪忠镐到处义诊找病人,为500多例与其类似的患者做出了正确诊断,其中300多例病患因接受他的治疗而得以康复。

“我个人特别推崇他的科学精神,他的‘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学说’在医学领域是一种概念性的改变和突破,势必要掀起一场医学革命;难能可贵,可喜可贺!”裘法祖院士当时说道。

多学科共建诊疗平台落户陇海医院

荣誉认可奠定团队权威

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大都会经历艰辛和坎坷。汪忠镐院士回忆起学科建立的种种遭遇和曲折,感慨万千。起初在北京二炮总医院设立了国内第一个“胃食管反流病科室”,但“门庭冷落”没有病人,医院的其他科室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也不给他们科室转病人,完全是孤军奋战。“我带着团队去马路边、社区义诊,推广普及胃食管反流病知识。”汪老说,“我们一边科普一边治病一边搞科研,起步非常艰辛”。

“在北京只是迈出了学科建设的第一步,离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还很远,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萌生了组建专业胃食管反流病诊疗中心的想法。”汪院士说。

经过全方位的考察和论证,汪忠镐院士决定把系统的胃食管反流病诊疗中心建在郑州陇海医院。这个中心涵盖心理、消化、呼吸、心血管、耳鼻喉、微创外科、中医康复等多个领域,并在国内构建首家多学科共建的专业胃食管反流病诊疗基地,系统研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防治路径和治疗技术。借助郑州地处中原、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辐射全国,造福全国各地的广大患者。

“胃食管反流病牵涉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等众多学科,只有多学科共建才能真正地推动该学科体系化发展,把‘大本营’放在郑州陇海医院,就是为了避免之前‘单腿跳’的模式,快速实现‘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学科发展。”季锋博士说。

从2014年迄今为止5年的时间里,汪院士亲自指导,引进各种高精尖设备和研究开发临床技术,形成了科研、检查、多学科会诊、治疗、康复、跟踪回访一体化发展的格局,胃食管反流院士团队也由建立之初的7人迅速发展到今天的近百人,涵盖了内科学组、外科学组、中医学组、护理学组、诊断检查、心理咨询等专业化团队,胃食管反流病体系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临床诊疗技术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8年6月,汪忠镐院士带领陇海胃食管反流病团队到美国华盛顿参加由美国胃肠病学会、美国消化道外科学会等主办的国际消化系统疾病领域规模最大的DDW会议。在会上,季锋博士发表了“神经电刺激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报告,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最终获得了“年轻访问学者奖”。汪忠镐院士带领的陇海胃食管反流病团队首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奠定了郑州陇海医院胃食管反流系统化诊疗平台在国内的权威地位,成为引领该学科发展的风向标。

“全院支持胃食管反流病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郑州陇海医院董事长宋焱鹏说,郑州陇海医院在“仁心仁术,品质医疗”办院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引入国际高端的优质医疗资源,在国内率先形成先进的“多专业共建医疗体系、多学科共建单病中心”发展模式,将国内外的专家、院士请进陇海医院,为他们提供平台、资金、服务,为他们的创新医疗和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时,医院号召全院职工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立医德树新风、抓落实,以“病人满意”为中心,践行“诚信医疗、品质医疗”的承诺,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获得了河南315维权调查中心授予的“百姓放心示范单位”及郑州触媒授予的“市民认可的健康品牌”等荣誉。由汪忠镐院士亲自担任会长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友会”更是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患者,目前已帮助包括澳大利亚、泰国在内的众多国内外患者走出阴霾,重获新生。

“看到今日陇海医院胃食管反流病诊疗中心的蔚然景象,看到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多患者的痛苦得以解决,实在令人快慰。”汪忠镐院士说。

探索多渠道医学科普之路

着力提升公众疾病认知度

如今,新媒体已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胃食管反流医生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让科普跑起来,帮助患者破除信息壁垒,实现精准先知、预防和自我管理。该预防的预防,该治疗的治疗。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