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赴使命 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减肥健身 > 正文

以生命赴使命 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2)

2019-04-06 07:11 作者:admin

  为增加耕地,他提出移风易俗“迁祖坟”。有村民说:“迁也可以,你要在我家祖坟前磕头。”王新法二话不说,跑去哐哐哐三个响头,自此村里100多座祖坟得以动迁。有人开始敬重他。

  为拔穷根、拓富路,他组织村民规划生态茶园,使茶园成了薛家村的“绿色银行”。村民们离不开他了……

  2017年2月23日,午饭过后,王新法叫上战友谢淼和几个村民,商量修改村里第六座桥的设计图。

  “春汛来之前,得把它修好,要不娃娃老人过河都不安全。”王新法说。

  “能这么快吗?”

  “能!大不了没日没夜干呗!”

  谁知他话音未落,突然捂着胸口,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十里八乡的人们赶来送别。薛家村那些只跪天跪地跪祖宗的土家族汉子,对着灵车,齐刷刷跪下……

  在薛家村人看来,王新法没有走,他只是将他的“指挥部”转移到六塔山,与那68位烈士一起,看着村子越建越好……

  “披星戴月访贫困,风餐露宿找穷根。脱贫攻坚路何艰,鞠躬尽瘁多少人! ”

  这是2017年5月的一个晚上,贵州六枝特区牛场乡干部陈国学给在大箐村扶贫劳疾而逝的老友倪裔豹发去的一条短信。

  这也正印证了数月来,我们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从六盘山区到乌蒙山区,走过一个个脱贫攻坚战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那些壮烈的牺牲如蒙太奇般在我们面前一一闪现:

  2016年3月8日,四川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川在实地勘察小凉山精准扶贫交通项目时,突遇山岩崩塌。人们在千斤巨石下,找到王川和其他6位殉难同事,其中一位手里紧紧攥着施工图……

  2018年4月18日,安徽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村干部柳西周,因病去世。为了村里的脱贫事业,他成了“拼命三郎”,忙到没有时间去医院里检查患病的身体……

  2018年11月19日,云南大关县“90后”扶贫女干部王秋婷工作途中遇车祸去世。原本婚房已布置好,准备春节与爱人步入婚礼殿堂,她却没有等到那幸福时刻的到来!

  ……

  这些牺牲的英雄中,有县委书记、县长、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乡村医生、退伍老兵……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不辱使命,淬炼成钢,身殒为民,书写壮烈!

  (二)梦想的召唤

  记者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个和妻子“三离三别”的故事。

  李和林,四川南充大林镇李家坝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上门女婿,结婚时兜里连个毛毛钱都没得。人穷矮半截,无论与媳妇有什么争执,媳妇声音一大,他就不吭声了,人送外号“耙耳朵”。

  就是这个“耙耳朵”的男人,为着家乡的致富梦,三次不听妻子劝阻,执意离开妻子辞工回乡。

  2009年,之前已经两次被叫回村里领头致富的李和林向妻子保证:“这回一定听你的,好好打工赚钱。”

  然而,李和林前脚刚踏进南充市区的工厂,后脚村干部又找上门来:“和林,村上修路,这是咱全村人的梦啊!你能写会算,回来吧!”

  “不行!”一旁的妻子一口回绝。

  见丈夫没说话,妻子撂下狠话:“你要么在镇里跟我一起打工,要么再也不要回这个家!”

  一整夜,李和林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声声叹气。妻子的心,又软了。

  第二天一早,她把丈夫叫到眼前:“有鸡叫天明,没鸡叫天也明,我日子照过。你回去吧!”

  接着又竖起两个手指:“立两个规矩,一是家里没钱还得出来打工;二是不许为了村里事花自己的钱。”

  李和林跳起来抱住妻子,连连点头。

  回到村上的李和林,还是背着妻子从信用社贷了1.5万元,划入村集体账户。

  当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他带领李家坝村在“圆梦”的路上匆忙追赶:

  1万株核桃树种下去了,百亩食用菌产业园拔地而起,7公里多的水泥路和便民路纵横交错,78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村里通向外界的唯一一座水泥桥也修好了……

  2016年,整村脱贫的最后时刻,李和林大口大口吐血,一查,胃癌晚期。

  这天,极度虚弱的他趴在妻子耳边说:“想去楼上再看看。”

  肿胀的双脚已穿不上鞋子、迈不开步子,妻子两只手卡在李和林的腰间环成一个圈,自己上前一步,拽他挪一步。

  15个台阶,挪着走了15分钟。

  平台上,他痴痴地看着村里那一片白花花的木耳大棚。转过脸,捋了捋妻子有些花白的头发:“这辈子,我最对不起的是你。”

  “怨不怨老李?”李和林去世两年后,我们问他的妻子。

  女人说:“怨!”然后,背过脸去抹起眼泪。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