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赴使命 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4)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减肥健身 > 正文

以生命赴使命 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4)

2019-04-06 07:11 作者:admin

  那天,为起草全区脱贫标准体系的文件,他带着干部走访随机抽取的贫困户。赶到村子时已至下午5时,还要渡水才能到。有人提议:“不如就近找几户算了。”他却坚持租了条船,到抽取的贫困户家了解情况,返回县城已是深夜……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蓝标河赴融安挂职后,尤其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意味深长。

  调研、开会、讨论……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满了挂职以来的工作安排。“倒排工期”“盯紧专项规划”“越快越好”等紧迫的字眼,频频出现在笔记中。

  大坡乡同仕村李建萍家6口人挤在泥巴房内,一月都吃不上一回肉。那天,蓝标河一脚泥一身水地走进屋门:“以后咱们就是亲戚了,我会尽力帮你们……”于是,蓝标河成了李建萍家的常客,大事小事都操心,李家日子再也不像从前。

  2018年4月13日,周五。

  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蓝标河匆匆从县城赶往同仕村,手里拎着鸡肉、猪蹄等熟食,叫上几个村民,走进村民黄永礼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今天来主要是想和大家一起商量下,今年脱贫咱们要干点啥。”

  话音未落,同桌的4个帮扶对象立刻眼睛一亮。

  “黄启广,你会编竹编,我来帮你推销,收入一定没问题。”

  “黄德连,这几年金橘产业前景好,多把品质搞上去,不愁卖。”

  ……

  他对每家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大家劝他喝点自酿的葡萄酒,蓝标河摆摆手:“晚上回去还要赶个汇报材料。”

  谁能想到,第二天晚上,他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猝然倒在工作桌前。手边笔记本上的下周工作计划,早已排得满满当当……

  “你走出穷山沟,又来到穷山沟,百姓的冷暖忧愁,总放在心头。你把乡亲当亲人,付出了所有……”

  蓝标河走了,有人把他的情怀写进歌里献给他,也献给那所有把人民装在心里的扶贫干部。

  这里面也包括四川岳池马家村的张秀代。

  他的干部履历只有一句话:“1985年任马家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有村民说:“三十多年了,老书记像老母鸡一样,一直把群众护在怀里。”

  很多村民记得这样的场景:那是一个三伏天,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一个老头佝偻着腰,手里拿着一把卷尺,从路的这头量到那头,在本子上写写划划,豆大的汗珠子砸在土里。

  有人劝他歇歇,他却动了气:“我没那么娇气!眨个眼,就可能有人偷工减料,我的路就被糟蹋了!”

  这个老头就是张秀代,村民的路就是张秀代的命。

  马家村四面环山,中间凹陷,犹如“碗底”。

  盼路盼了几十年,得知脱贫攻坚启动,张秀代像打了鸡血一样,把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公路项目,当成“宝贝疙瘩”,一年四季都粘在工地上,寸步不离。

  退伍军人出身的他,常年一身迷彩服,眉毛上挑,目光犀利、性子刚烈,跟谁都敢“呛”。

  乡干部来村里考察,他撂下“狠话”:“是来给老百姓干事的,我就支持配合;如果是来装样子,我们不欢迎!”

  就在张秀代满腔热忱奋斗在反贫困前线时,他被查出肺癌。去世前一周,他坚持参加村里最后一次脱贫攻坚会议。

  送他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打着火把,一路哭着陪他在生前铺就的水泥路上再走一遭,火光照亮整个山沟……

  谢仕发也是这样的人。他生前在江西吉水枫树陂村被称“郎中书记”。

  他曾是个村医,谁家老人头疼脑热了,谁家小孩感冒发烧了,随叫随到。

  谢仕发几乎了解村里每户人家的情况。每到年底,他总是拿着一年来行医的赊账本子发呆。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摇摇头,拿起笔一个个划掉……

  谢仕发的医者仁心,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当选村支书后,村民说:“‘郎中书记’能治好我们的‘疾病’,也定能治好我们的‘穷病’!”

  都是治“病”,却大不相同。

  治“疾病”是别人求自己,治“穷病”却要求别人。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