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医院多乱象曝光:看人收费 开豪车就收贵点(2)
市民唐女士养了一只猫,她记得第一次带猫去注射疫苗,宠物医院告知只能注射“猫五联”。唐女士从相熟的宠物医生那里得知,注射较为便宜的“猫三联”就足够,医院非要给宠物注射“猫五联”,相当于强制消费。
乱象3
收费标准不统一
唐女士说宠物医院的收费也相当混乱,标准不统一,仅在广州,不同区域的价格就相差很大。“在天河北给公猫做绝育手术,一只两三百元,西门口的宠物医院100元以内可以搞掂。”
“有些宠物医院在收费时,常会看宠物的主人是开什么车来,开豪车的收费就贵点。”广州市动物诊疗行业协会会长严国平告诉记者,比如有些宠物医院看人家开宝马车过来,即使自己的医院各方面的条件都不足,他们也会想办法把宠物留下来治疗。
乱象4
交叉感染常发生
春季白天气温回升夜晚气温下降,温差变化大,成为宠物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多发期。要是很多患病的猫狗聚集在一个较封闭的空间里,会不会反而更容易相互传染了?记者走访发现,在市内大型的宠物医院,病区被分成传染区和非传染区,“传染区内的笼子间隔更大,清洗消毒也会更加频密。”一名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是,也有面积较小的宠物医院没有区分传染区与非传染区。
广州市动物诊疗行业协会会长严国平指出,一般的宠物医院几乎都不分区,卫生状况差,看病区没有隔离,住院留医和检查身体的宠物均在一个场地,检查看病的台子上没有一次性更换的卫生消毒单,小动物在这里极易发生交叉传染。而这种规模的宠物医院占了总数一半。送宠物去这些医院治疗,有可能小毛病没治好,反而感染上严重疾病。
乱象5
兽医师没有资质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越秀区德政北路附近有近10家门口有宠物医院字样的档口。在一家门口贴着“兽医”字样的门店,但内部实际上是售卖狗粮和狗绳等杂物的。记者入内咨询,店主解释自己曾经学过兽医,店里挂出的也只是一般的营业执照,并无经营宠物医院的相关证件。
另外,也有一些宠物医院挂出的证件五花八门,没有经过认证。一家宠物诊所同时经营宠物美容的业务,在橱窗中张贴了一份“国际宠物美容学校”的资质证书,证书上只有一个学校负责人的草书签名和学校的章,当记者咨询诊所负责人该证书是否经过教育部门或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认证时,负责人不置可否。
乱象6
为赚钱绝不转院
严国平认为,职业道德问题是行业发展的致命伤,有些兽医师为了多赚钱,不惜过分治疗。碰到疑难、危重的病例,不提醒主人转院,等到动物死亡;某些医院收治流浪猫狗,却不考虑卫生,使得健康的狗猫被传染病毒;还有医院故意把收治的流浪猫狗放店面打吊针,制造生意很好的假象,吸引市民消费。更有甚者,有兽医师为了招揽生意自封“华南第一刀”云云,其实目前国内尚无兽医师的职称考核制度。
(以上图片均为新快报记者李华应摄)
回应
10万元的机器,一个月用2次
行业人士认为需求量少、无国家补贴等是动物诊疗价高的主要原因
吴仲恒在广州从事宠物诊疗多年,对当前宠物医院存在的问题,他有自己的见解,“医疗本身是高成本项目,宠物诊疗与人的医疗相比,需求量少得多,而且没有国家补贴,也不属于必需品,所以各方面成本比人的医疗还高。其实,人的医疗是可以上百万以上的,宠物医疗目前还没达到。”
吴仲恒认为,动物诊疗的仪器利用率远低于人,摊分到单次治疗的成本高,收费相应也较高。他举例说,他工作的医院引进了动物的消化道内窥镜,10万元的机器,一个月只用了2次,摊分下来,每次收费大概2000元,很多宠物主人觉得贵。反观人的医院同样的机器类似的价格,一次收费几百元,每天都有人排队去做。
有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发展跟不上客户的要求,这是宠物诊疗行业目前存在的最根本问题,而广州目前的宠物诊疗市场上,也存在着鱼龙混杂的情况。对宠物医院来说,要有门面、水电、医疗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还有人才的培训等,每一样都需要钱,而这些成本,肯定折合到诊疗的成本中去,如果医院都入不敷出了,那么医院还能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