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医生生涯,止于自己的心软(2)
人不是机器,连轴转了多日的医护人员也难免焦躁起来。护士长从张医生的手里接过病历一看,立刻就很生气地说:“张大夫,你的病人都还没交钱,也没有提前通知手术室,怎么能推进来做手术?”
张医生研究生毕业,来这家医院工作的时间不到两年,还是个新人,遇到护士长的诘问,心里也慌。稍微镇定了一下,他连忙答道:“这是王院长的病人,我还以为他已经跟手术室说好了。王院长还说病人的家属正在送钱过来,叫我先推进来做准备。”
护士长的爱人是这家医院的正院长,而王院长则是医院的副院长,同时也是本市有名的骨科专家。张医生原本以为把王院长搬出来,护士长多少会给点面子——而且病人本来就是王院长看的,病历上有他的签字,张医生觉得这样说也没什么不妥。
可没想到护士长却更生气了,她立刻用眼睛瞪了一下张医生,连珠炮似地说:“你什么意思?我当然知道这是王院长的病人,但是,没交钱是不能做手术的,这是医院的硬性规定,不管是谁都得遵守!再说了,手术室现在这么忙,没有空的手术间。就算是交了钱,也要排队。先推出去,交了钱再说!”
说完,她把病历拍在张医生的白大褂上,转身就走了。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赶紧问张医生现在怎么办,他说:“先推回去吧,我是没办法,等王院长来解决。”然后,他又弱弱地说了一声:“更年期的女人真可怕!”
3
老人被我们推回了病房。因为是开放性骨折,简单的包扎处理并无法有效止血,刚刚包扎的纱布和绷带早就被鲜血染红,张医生不得不又给他加了纱布进行包扎。
村里人能将老人送来医院,已经算好心了,对于农村人来说,住院费和手术费实在过于高昂,他们都摊开了双手,表示爱莫能助。老人的儿媳妇急得团团转,但也没办法,只能耐心等待自己的老公赶紧来医院解决。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也是农民,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也是心急如焚。但我只是一名器械公司的跟台人员,连医院的内部员工都不算,又是刚参加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才800块,要吃饭、要租房,自己用都不够。所以除了站在一旁看着,我也只能和张医生以及老人的家属一样,将尽快完成手术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王院长身上。
也许是到了院长这个位置的人大风大浪经历多了,当王院长知道了我们在手术室被拦下来后,十分冷静,就简单地说了一句:“那就等吧,等他儿子把手术费用送过来了再说。”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充满了理想主义,又对农村人有特殊感情的人来说,王院长的这句话让我感觉到了一股冷意。我心想:所有人都可以等,唯独受伤的老人不能等,你是医生,放着自己的病人在那里独自承受着伤痛的折磨而不管不顾,难道你忘了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誓言了吗?何况家属已经在送钱来的路上了,等我们做完手术,人家也刚好把钱交了,这样多完美?
我们公司很小,不止这一家医院的业务,因为不知道这个老人要等多久才能手术,老板想叫我先去别的医院“跟台”。可我去跟王院长说的时候,他又不准我走,说是病人交了钱会立刻做手术,怕我上了别医院的手术一时下不了台。我猜,其实他是怕手术中人手不够,因为他下面只带了一个张医生,我前一年实习时,他就经常拿有医学背景的器械跟台员当“二助”来用,什么复位的时候帮忙牵引、缝合的时候帮忙剪线等,全都让跟台员帮着做。
我们从中午等到了晚上8点钟,老人的儿子终于到了。
王院长赶紧叫他去交钱。可老人的儿子却抬手挠了挠自己的头发,左看看、右看看,也不说话,像是做错了事的小孩。最后实在憋不住了才说,自己也是因为没钱过年才趁着年前农闲的时候出去打点小零工赚钱,刚刚出门还不到3个月,老板说要到过年前一天才能一次性付清全部的工资,所以现在自己手里根本没钱给父亲做手术。而且,他又说,他还有两个哥哥,也应该出父亲的手术钱。
原来这个老人的养老方式,是每年轮流在3个儿子家分别吃住4个月。老人的小儿子在来医院的路上跟两个哥哥联系过,两个哥哥都说老父亲是在他家住的时候出的事,那么这手术费理应由他一个人来承担,就连到医院来露一面都不肯。
王院长一听,头就大了,只能对老人的小儿子说:这是你们三兄弟之间的事情,不应该拿到这里来说,你父亲的手术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下去,你先想办法到别的亲戚朋友那里借,等回家后再去和两个哥哥协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