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医生生涯,止于自己的心软(4)
“如果早上病人没交钱的话,王院长不会真的把我们刚植入进去的钢板再取出来吧?”手术过程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里,可又不敢直接问王院长。现在趁更衣室里只有我和张医生,所以我忍不住就问起了他。
“怎么可能,你傻呀,那是王院长在吓唬他们呢!”张医生一边脱下洗手衣一边说,“你今天应该也感觉到了吧,王院长人挺好的。病人跟他非亲非故,能做到这份上没谁了。我在来这家医院工作之前,和你一样也在别的医院实习过,读研究生最后一年又换了另外一家医院(实习),研究生毕业后还在那个医院留院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从来没看到过那家医院敢在病人没交钱的情况下把病人送进手术室做手术的,别说是做手术了,没交钱,就是办住院都不行。今天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的科室还好,办住院什么的,王院长跟我们科里的护士长打声招呼就行。而手术室不是自己的科室,他也敢这样做,只能说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对病人也很好,这样的医生不多了。”
张医生说的时候,心里大概是充满了敬意的。我也深受影响,觉得自己之前对王院长产生了严重的误解,现在对王院长也是由衷地佩服。
我们都认为这是最好的结果。
6
可是,第二天一早我去医院跟另外一位医生的手术时,就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昨晚那个做手术的老人跑了!
是早上值班护士发现的,老人的病床上已是人去床空,被子都是凉的。估计昨晚从手术室推出来没多久,他的小儿子和儿媳就将他从病房偷偷搬运出去了。
王院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受,我无法进行揣测。只听说一大早知道这件事后,他就立刻按照病历上老人家的地址,开车追了去。
那天中午,我跟完一台手术后没有急着走。想了解一下那个老人的后续情况,看看王院长回来了没有。我去护士站转了一圈,找相熟的护士打听。护士说王院长到了老人的村子,先找村长讲明了情况,村长就带着王院长去了老人的小儿子家。可一栋破旧的瓦房,大门紧闭,村长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去了哪儿。
王院长又请村长带着去了老人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家,两家人的态度不是很友好,开口就说没钱,也不知道弟弟一家人去了哪儿。而且他们都说,三兄弟结完婚的时候早就已经分了家,现在各过各的,老父亲是在小儿子家帮忙干活时摔伤的,这件事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就更没有理由让他们出这个钱了。
王院长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医院,这件事传来传去,在医院变成了一个笑话。
回到公司,我向我老板说起了这件事,老板哼哼冷笑两声后,叹了口气说:“真不知道王院长是怎么坐上副院长这个位子的,心肠也太软了。昨天你跟我汇报工作的时候,我就感觉会出事,还特意打电话问王院长,他那台手术是不是可以先缓一下。可他不听劝,这下好了,真出事了,我们也跟着倒霉,如果最后还是找不到人,医院暗地里肯定会要求我们把材料费减免一些。”
很显然,作为一个器械商,他更关心的是材料费的减免问题。
没过几天,我们又接到了王院长的一台手术。病人又是摔跤导致了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用到股骨近端解剖钢板。
这种钢板是分左右脚的,拿错的话就用不上了。之前我们就出过这种错,老板给我的是右脚的钢板,可到了手术室看到片子才发现要手术的是左脚。我只能赶紧向医生解释,再立刻回公司拿左脚的钢板过来。
这次乌龙后,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遇到这种“分左右”的情况,我都会把左右两边的钢板全打包带上,省的到手术室再出现差错——毕竟,王院长是个非常严厉的人,骂起人来非常凶。
可眼下由于冰灾导致的摔伤骨折比较多,公司仓库的库存告急,左右不同尺寸的钢板都只剩下一块了,王院长这次手术需要的刚好是“右脚”,如果别的医院也要做这个手术、而且需要的是“左脚”的话,我要是把两块钢板都带走,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次赚钱的机会?因此,老板坚决不允许我像以往那样把左右脚的钢板都备上。他说:如果你不信任我,就亲自去医院找张医生问清楚。
考虑到手术时间在第二天,时间上还来得及,我便去了医院。张医生被我一问,倒不确定病人到底是要用哪边的钢板了,说X光片子都在王院长那里,还是直接去找王院长。
我到了王院长设在骨科的诊室,他正在给一个老太太的腕关节打封闭。我就没敢进去,停下来躲在门旁边偷偷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