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萍:对艾滋病犯人,心口需要一个“暖”字(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 正文

季晓萍:对艾滋病犯人,心口需要一个“暖”字(2)

2019-04-25 11:19 作者:admin

  季晓萍鼓励的话语让姚某顿时有了希望,当他敞开心扉之后,季晓萍和他足足谈了三个小时,让姚某如释重负。在季晓萍看来,“涉艾”人员在法律上是罪犯或嫌疑人,但并不因此就丧失了受到尊重的权利,“在我们眼里,他们是在押人员,更是需要照顾的病人”。

季晓萍:对艾滋病犯人,心口需要一个“暖”字

  这是一条生命,我必须去救他

  在跟“涉艾”人员近距离相处中,有时免不了短兵相接,好多次,季晓萍都身处险境,直接挑战“职业暴露”。有一次,静安分局送来一名 “涉艾”对象,涉嫌非法贩卖毒品,季晓萍一看,是老相识了,这是艾某第三次进第三看守所,仔细观察艾某后,季晓萍感觉艾某眼神飘忽、瞌睡连连,说话没有逻辑。分局民警告诉他:“艾某吸食了过量的冰毒,一直神志不清,是被承办人员抬进收押大厅的。”

  艾某前两次进看守所都是吸食海洛因,这次怎么又吸上了冰毒?回到办公室,直觉敏锐的季晓萍越想越不安,艾某这种情形,明显是对冰毒的耐受性不强,产生幻觉的概率很高,为了防止意外,他告诉分控室民警:“今天新收的艾某有些反常,要特别关注。我今晚留在中队,一有情况马上叫我。”

  不出所料,18时许,电台里传来了一组急促的呼喊:“指挥中心!指挥中心!204监室在押人员艾某正在拿头部撞击铁门,请速通知增援民警、值班医生到场。”

  “不好,艾某出事了!”季晓萍听到电台呼喊,立即带上单警装备,朝着204监室飞奔而去。等他到达现场时,其他增援民警也已经到位,尽管事态紧急,但一切还是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监室门打开,控制监室内人员后,季晓萍和另一名值班民警进入监室。

  监室内,艾某横躺在地,昏迷不醒,头部有一个醒目的伤口,暗红色的血汩汩地流着,如果失血过多,艾某的生命就会出现危险,但是值班医生还在赶来的路上。紧急情况之下,季晓萍的第一反应就是救人要紧,他不假思索,迅速戴上手套,抄起一块干毛巾就朝艾某的伤口上按去,血溢出的速度减缓了,但是按压着伤口的白毛巾和薄薄的橡胶手套却慢慢被鲜血染红。

  三分钟后,值班医生到达现场,上药、包扎、启动应急预案,事态得到了控制。由于救治及时,最终艾某头部被缝了15针,没有生命危险,而季晓萍因为接触过艾某的血液,值班医生迅速为他进行了检查。想到自己与艾滋病正在发病期的艾某接触过,那几天他回家,都不敢和孩子接触,其实不只是这次,自从女儿、儿子相继出生以来,忙碌的季晓萍每次回家,看着欢快扑过来让爸爸抱的孩子们,他总是敏捷地避开孩子们充满期望的小手,迅速钻进卫生间先洗澡换衣,他怕万一自己有什么情况连累到孩子。

  执法工作也可以有温度

  作为一所现代化的监所,第三看守所对每一名“涉艾”人员都坚持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努力用爱心感化和教育他们。但并不是所有的关心爱护都会得到正向回馈,季晓萍就曾遇到以有病之躯为武器,视关爱照顾为仇雠的“涉艾”罪犯。对待这样的人,除了关爱,还要有明察秋毫的观察力,以及斗智斗勇的定力。

  2016年12月,“涉艾”管理中队来了一名涉嫌盗窃犯罪的欧某。翻开欧某的病例卡,季晓萍发现欧某的艾滋病患病时间已长达12年,此外,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丙肝、肝硬化等病症,近年还出现了腹腔肿块、左肾小结石、食道静脉曲张等。

  身患疾病,本来值得同情,但艾某却把疾病当成了掩护自己犯罪的盔甲。在老家时,欧某仗着自己身患艾滋病,屡屡作案,当地公安机关将其抓获后,因没有合适的羁押场所,只得一再将其放行,欧某已先后5次逃脱法律的制裁。

  为了确保欧某在押期间不发生意外,季晓萍花了很多心思。他将欧某列为三级重大风险人员,把欧某的身体状况、疾病种类、易发并发症的特点,详细告诉巡控民警,嘱托巡控民警对欧某24小时定屏监控,一旦发现欧某有异常情况,无论多晚都要通知到他。他还会同所里的医务部门反复商讨,专门给艾某制订了综合疾病控制与康复治疗方案,其中还反复强调用药配伍禁忌,确保用药安全。

  如此细心周到的照顾,欧某还是出现血糖突发升高、血压不稳、食道静脉严重曲张等症状。季晓萍看着欧某的化验报告,细细地查看了各个环节,饮食没问题,用药也没问题,为了找到原因,他嘱咐巡控民警加倍留意欧某的举止。在严密的监控之下,季晓萍得知是因为欧某深夜偷吃食物,造成病情的恶化,在接到值班民警的电话后,他亲自与欧某进行了沟通。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