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合肥】老手艺 精雕细琢着合肥岁月(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容护肤 > 正文

【理响合肥】老手艺 精雕细琢着合肥岁月(2)

2019-04-25 19:19 作者:admin

之前,国内有不少人试图恢复这一传统制作技艺,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这也让现“掇英轩”掌门人刘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如何让“粉”和“蜡”的特点相融,纸张不仅要平滑细密、光泽度好,又要有韧性,利于书写,刘靖查遍书籍,并反复试验。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1997年,在积累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一次次试验、比对、分析,在他的手下,兴盛于唐代、失传百年的“皇宫用纸”粉蜡笺奇迹般再现,兴盛一时的中国传统纸笺产品再度问世,向世界讲述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文房故事。


【理响合肥】老手艺 精雕细琢着合肥岁月


2005年5月,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寻找30个民间艺人,刘靖位列其中。2008年,刘靖的纸笺加工技艺愈发成熟,由他传承的“纸笺加工技艺”入选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本人获评安徽省纸笺加工技艺非遗传承人。

“掇英”两字即有拾取古代纸笺精华之意。多年来,本着“掇英”精神,“掇英轩”在继承传统纸笺加工技艺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恢复与发展了一系列纸笺产品,如:粉蜡笺、泥金笺、金银印花笺、绢本宣、羊脑笺等,丰富了我国纸笺文化市场。

同时,掇英轩传承的“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200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文化厅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纸笺加工技艺”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2015年掇英轩又相继被安徽省文化厅评定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此外,掇英轩建立了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产学研合作机制,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传统纸笺产学研基地”,并共同组建了“古代名纸复原研究中心”。这样一来,便为掇英轩在纸笺研究、技术革新及开发新产品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与保障。


【理响合肥】老手艺 精雕细琢着合肥岁月



02内外兼修

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书法艺术在其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但其载体材料却极少创新,历来或以墨、宣纸、绫绢来表现,或以碑刻传世。墨迹作品易储藏,便于携带,但保存时间有限,易腐损变质;碑刻可长久存世,但不便携带、赏玩。而在历史悠久、群芳竞艳的中国书法艺术园地中,出自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的吴山铁字十分引人注目。吴山铁字则兼具二者之长,既可长期保存,不易腐蚀,又便于收藏携带,因此问世后很快为人们所青睐。


铁艺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芜湖率先自成一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吴山铁字则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吴山镇书法艺人陶仁志创立,八十年代开始,以长江为界,就有了“南有芜湖铁画,北有吴山铁字”的说法。


【理响合肥】老手艺 精雕细琢着合肥岁月


起初,吴山铁字首先书写作品或临摹名家作品、样品上铁皮、裁剪、锤打、平整定型、修边钻孔、焊接、清洗、喷涂、制作底版外框、安装等。一幅作品一般要经过30多道工序,其制作工艺是以锤代笔,以铁代墨,敲铁成字,手工冷锻,将纸墨书法中的提、按、顿、挫、干、枯、虚、实等传统技法,与铁艺制作相结合。铁字融铁的刚劲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魅力于一体显示出一种潇洒、遒劲、饱满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典雅别致、古色古香的艺术韵味,被誉为“中华一绝”。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