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叫停“药房托管”,今后拿药有什么变化?(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 正文

广东叫停“药房托管”,今后拿药有什么变化?(2)

2019-02-18 15:18 作者:admin

  其实,在过去的近5年里,有不少央企、民企均涉足“药房托管”。据不完全统计,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康美药业、华润医药、华东医药、南京医药、九州通、白云山等多家上市公司,均有“药房托管”相关业务。

  此次广东省叫停药房托管,让此前拥有100多家托管药房的康美药业成为关注的焦点。

  康美药业2017年报显示,其所定义的药房托管是指“对医院的药房进行经营和管理,并通过托管药房销售公司中药饮片与产品”,这一模式已经成为其主要业务模式之一。与此同时,近年来康美药业也在广泛开展医院收购和药房托管,签约的医院托管药房已超过100家。

  2月14日,有媒体记者曾以投资者身份咨询了康美药业证代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此次广东省叫停托管药房不会对康美药业产生影响,因为康美早在2014年左右就转变了销售模式,现在的销售模式是“医药物流延伸服务”。

  有业内人士告诉有料哥,目前华润在广东的药房托管业务已经被全面叫停。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还有很多医院药房处于托管状态,担心全面叫停“药房托管”后,此前“入场”的企业波动以及药品供应问题。

广东叫停“药房托管”,今后拿药有什么变化?

  医院无药房,“家门口”取药

  “处方外流”或成未来趋势

  “在家门口的药房就能取药,不用排队,很方便!” 2018年10月25日上午9时许,患者欧先生拿着医生开出的处方,在离家不远的药店顺利取药。

  当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率先上线处方流转平台服务,自费患者在医院看病,处方流转到平台,患者可选在院外药店购买或配送到家,省去排队拿药之苦。

  有料哥现场见证了这一幕。据悉,这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上线后开出的第一张处方,省二医也是全省首家实现处方流转的三甲大型医院。省二医的处方流转平台已签约全省21374家药店,其中广州市就有3834家药店,配送的所有药品与医院配发的药品同规格、同厂家、同价格。

  虽然“处方外流”呼声已久,但此前患者常常遇到“买不到药”的难题。这是因为医院的药品与药店的药品品规不同,价格不同。以某品牌抗病毒口服液为例,医院的药是18支一盒,药店是14支一盒,外流处方无法落地令人非常尴尬。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介绍,该院的处方流转平台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lS系统)与药店管理系统(ERP系统)无缝对接,统一了药品目录,解决拿着医院处方在药店买不到药品的尴尬,患者可以真正买到处方里的药。处方在外流之时将去掉病史、检查信息等只保留用药信息,保护患者隐私信息安全。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努力推进“处方外流”。据资料显示,2014年探索“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新模式”,2015年“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2017年“医改”任务明确“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清扫院外处方流转的系统性障碍。

  这一次广东再次领风气之先。2018年6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就“处方外流”的细则做出规划。“行动计划”指出,推广处方流转平台,发展配送中心,支持医院、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药店、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处方流转、药品物流配送。推广智慧药房,鼓励医院处方外配、信息共享,改造传统药品保障流程,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药事服务。

  对于医院来说,有着同样的推动力推进“处方外流”。

  田军章介绍,药品已实现了零差率,对于医院来说,药品采购管理也是一笔成本,因此“处方外流”在方便老百姓取药的同时,还降低医院药品采购、管理等成本。他认为,大型三甲医院未来门诊和药房都会越来越小,精力将更多放在危急重症患者的处理上。

  有媒体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有超过20个省市明确发文,表示支持“处方外流”。医保控费、取消药品加成、控制药占比等政策,成为医院主动让“处方外流”的重要推动力。而药企方面,招投标压力下药价不断被迫降低,加之降低药占比和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以及“4+7”带量采购等政策,都严重挤压了处方药在院内的生存空间。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