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人发布平安好医生做空报告:胃疼问题被推荐到失眠医生AI客服是一个简陋(3)
消费型医疗服务 86.7%是体检服务的分销(其他部分是基因检测等其他消费医疗服务),但是 却达到了 46%的毛利率,主要得益于平安集团作为整体与美年大健康等体检中心的集中谈判。 每个体检套餐平安好医生需支付给体检中心大约 200 元,这个定价基本逼近体检中心的成本, 是一门“赔本赚吆喝、价格砍到肉里”的生意,对体检中心来讲几乎毫无利润增量可言。
粗暴装入平安集团的用户及流量,严重关联方依赖
中国新经济快速造富的神话基本都逃不开几个套路,其中一个就是关联方依赖。平安好医生关 联方依赖已经不是新消息,但是问题在于关联方依赖程度到底有多高。我们尝试从三个方面理 解平安好医生的关联方依赖情况:1)获客,2)收入和 3)营销,但是我们深知关联方依赖程 度远不止如此,而且也正深刻影响着平安好医生的各个运营层面.
2
平安好医生服务作为附属商品\/服务销售,
收入一半来自平安集团集采
平安好医生通过与平安团旗下业务签订集采订单,向平安健康险客户提供不计量的线上问诊服 务,收取服务费用。2018H1 开始公司向平安重疾险客户提供“健康 360”服务,收取 199 元会 员费;向企业客户提供“企业 360”服务,相当于将个人“健康 360”服务打包批发销售。上述商业 模式完全取决于平安集团对应产品的销售情况,平安好医生服务作为附属品只是锦上添花的作 用,平台单独存在价值极其有限。
3
消费型医疗业务更依赖线下推广,而公司几乎完全依赖平安集团的地推团队
消费型医疗服务实际大部分是体检服务的分销,其中 16.4%由平安集团采购的,剩下 78.8%是 对外销售。平安集团的地推团队协助销售体检服务,公司以佣金形式向地推人员支付 20-30% 不等的劳务报酬。
昂贵补贴维持高频无效流量,实际客户粘性极低
1) 边际获客成本翻倍,快速增长已成过去时 大部分营销活动费用用于自然获客,但是边际获客成本从 2016 年的 6.2 元提升到了 2017 年的 10.1 元,公司未披露 2018 年自有客户数量,但是其营销活动费用相比 2017 年也是显著提升 的。公司刻意没有披露 2018 年注册用户数量的构成,本质上是对自有 APP 不自信。
2) 依靠疯狂补贴,将低频的问诊需求伪装成高频需求
一个以医疗服务问诊的低频服务为主业的平安好医生 APP,如何一步一步将 MAU 迅速提高? 答案是一个“步步夺金”用户补贴活动。“步步夺金”通过手机计步、邀请好友注册等方式,赠送给 用户类似点券的“健康金”,而健康金可以在平安好医生的线上商城兑换免费商品(手环等)或 者抵扣部分商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