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假医生”真相(2)
在该名知情人士看来,几个月前,当富海门诊部“磨磨蹭蹭”不想兑现曾承诺给谭翠莲应得的薪酬时,可能没有想到,这数万元薪酬的代价或许是美年多年打拼下来的体检口碑和资本市场4天之内蒸发的百亿市值。
据该名知情人士称,目前美年健康和谭翠莲的劳动纠纷仍未解决。美年健康方面则未有对和这一离职员工的和解问题给到回复。
“3650”和“编码”审核者
那么,“3650”体检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遭到谭翠莲的公开质疑?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无论是在与知情人士的采访,还是谭翠莲的举报文章中,“3650”这个字眼多次被提及,比如谭翠莲文中提及的:“我在早会上质疑‘3650’体检的医疗安全,还有质量问题,被高层知道后。当时受牵连的还有该‘3650’客户的销售同事。”
为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了美年健康多家体检中心后发现,其体检套餐的种类繁多,有常规体检的A-F套餐,检查项目越多,价格越贵。也有个性化定制套餐,比如白领族、银发族、应酬族等5种套餐,价格由2855-7662元不等。当扬言要买“价位3000元以上”的稍高档一些的体检套餐送老人时,记者如愿见到了“3650产品”的真面目。
一位美年健康的销售人员表示,3650套餐只需要3650元,便可享受最高价值超万元的体检项目,特别是包含胶囊胃镜、CT、核磁共振等特色项目,并赠送价值10万元的新华保险。
“因为这个项目是美年大健康总部推出的唯一一个可以全国通用的套餐,套餐内容与体检人年龄相对应,年纪越大,能够体检的项目就越多。如果要购买该套餐,必须提前预约,因为这些项目加起来金额远远多于3650元,所以需要从总部直接下单。”该销售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温馨提示。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一般说来,3650套餐算是所有体检套餐中项目比较全面的,而且体检过程中全程享受VIP待遇,如果3650套餐出现错诊、漏诊的话,那确实值得怀疑其体检的准确性,这也可能是谭翠莲质疑的原因。
除了3650产品之外,谭翠莲的举报文章中最引人关注且争议最大的一点是指责美年健康用离职的医生,违规签发医检报告。谭翠莲此前称,经查阅自己名下客户的体检报告发现,70%的同一时间不同楼层不同体检区的彩超报告审核人均为同一位医生。经其多方打听,这名医生早已在2017年3月因患重病离职。
为了一探虚实,在这场“罗生门”中,谁到底才是说谎者。为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辗转拿到了多份美年健康的体检报告。其中一位体检者表示,2018年3月,2位家人购买了一张双人套餐的开门红新春卡,价值2018元,自己则按半价购买了相同的单人套餐,于是3人在3月下旬同一天于同一家美年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然而蹊跷的是,3个人的体检报告中B超项目涉及的审核人明明是同一个人,却进行了“编码”,一份写着陈xx1,另外两份写着陈xx10。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手头另外几份体检报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在这些体检报告中,审核者或医生后面加编码的并非个例。
对于审核者姓名后面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为什么有的检查项目的医生姓名后面又没有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美年健康方面,对方回应称是医生多点执业的手续流程的问题。
市值缩水百亿多
事件发酵至今,作为举报人的谭翠莲应当没有想到战火会蔓延到资本市场。
在相应的自媒体文章发出后,美年健康7月30日开盘即跌停,报收19.53元/股,市值一日蒸发近68亿元。
7月31日,美年健康开盘再度大跌逾6%,最终全日报收19.59元/股,涨幅仅为0.31%。随着“假医门”事件持续发酵,8月2日,美年健康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报出自2017年9月份以来的新低16.33元/股,最终全日报收17.45元/股,跌幅3.11%。市值缩水至544亿。风波开始之后的4个交易日市值累计蒸发了133亿元。
此时刚好是美年健康上市整整3年。
据了解,美年健康于2015年8月通过重组中小板上市公司江苏三友登陆深交所,实现借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