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假医生”真相(3)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快讯 > 正文

美年健康“假医生”真相(3)

2018-12-03 21:38 作者:踏雪无痕

  上市后,美年健康开始了高速扩张,方式之一则是进行行业并购。2015年3月,美年健康按计划收购了慈铭体检27.78%股份。2017年5月,美年健康向证监会申请恢复重组审查,继续推进对慈铭体检剩余72.22%股权的收购。2017年7月12日,美年健康收购慈铭体检方案获无条件通过。

  对于美年健康来说,将慈铭体检收入囊下是具备一定意义的。在此之前,美年健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呈现三足鼎立之势。而美年健康全资收购了慈铭体检后,即将爱康国宾甩在身后。与此同时,美年还在品牌矩阵上增加了美兆体检以及奥亚体检。

  美年健康三年前的重组方案显示,截至2014年底,美年健康拥有94家体检中心。其2017年年报显示,美年健康已布局400余家体检中心。

  CIC灼识咨询创始合伙人侯绪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体检中心的快速扩张可以带来规模效应,但在管理上,也会存在不少挑战,比如前期的选址、当地的调研、市场定价,以及后续日常人员招募、培训和管理等。“如果企业一味地盲目扩张,但管理人员跟不上,培训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出问题”。

  对于这一点,曾在美年健康工作的一位人士也向记者表示,随着这两年这家公司体量的扩张,门店有大量投诉,但没有人处理。“除非去举报,去分院基本没有人理你,量太大了。外检线又多,人手严重不足。而且客人起诉涉及到的医学取证也是很难的”。

  该名人士称,在美年整体销量上涨的同时,医护资源似乎并未以同等的速度而增加。

  该名人士还表示,美年健康的医护人员流动性也很高,甚至出现“几个月换一批新人”的现象。“有证彩超医生的月薪听说才4000元,这样的工资水平怎么留人”。

  对于客户投诉以及人员流动等问题,记者亦采访了美年健康方面。其仅表示,很多公立医院的医生非常有意愿到美年这样的机构来工作,希望多点执业的配套制度更好运行。

  而关于客户投诉,美年健康方面并未给出回应。

  广州区门诊仍火爆

  带着诸多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在8月1日和2日曾多次探访了广州以及上海地区的多个美年门诊中心。发现其业务受影响并不大。

  8月1日,在美年健康官方网站预约体检失败之后,记者分别致电美年健康全国与广州区预约电话,均被告知如果是个人入职体检的话,广州区所有分院均已预约满员。富海体检中心最快也要排到8月7日。

  “很火的,人很多,不提前预约,来了也体检不了。”一位门诊大厅体检等待区的阿姨热心提醒“未能预约成功而贸然前来”的记者,并向玻璃门方向指去。

  《国际金融报》记者看到玻璃们上的一则通知提到,“美年大健康广州各分院从2018年5月2日起全面实施只接待成功预约的客户,未成功预约的客户恕不接待,请您至少提前一天进行预约。”

  随后,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以前并不是这样,没有提前预约,到体检中心也可以排号体检,但后来体检的人实在太多,所以今年5月份实施了这一规定。”

  在走访多家体检中心后,记者发现到美年健康的体检者多为公司员工体检,而年龄较大的体检者则表示是由熟人推荐在此购买的体检卡。

  “网上的那篇文章仔细看过了,今天正好趁公司组织体检这次机会,来试一试水有多深。”在一体检中心门口,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主动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提及到谭翠莲所写的那篇文章。

  8月2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以体检者的身份来到了位于上海普陀区的一家美年健康体检中心。上午9点左右时,这家门诊中心门可罗雀,一些工作人员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正在聊天。

  “不是就今天人少,我们这边交通不大方便,平时人都很少。”当记者指出体检的人不多时,一名医生这样表示。另一名医生则称,前来体检的人不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工资。

  当记者问及是否知晓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最近被曝出的情况时,一名工作人员直言“这是谣言”,且表示门诊内工作人员均有相关资质。

  记者注意到,这一门诊内的体检医生年龄均相对较大。随后,该门诊部一位相对年轻的护士透露,“医生都是已经退休的。”

  随后,《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其他地区的一些门店。相对而言,体检的人数并不算少。一位女士向记者表示,美年健康的一些套餐价格相对便宜是其选择的主要原因,对于美年健康近期的事情亦有所了解,但这一体检是此前已经预约过的,而且自己身边朋友也有推荐,她决定试试。

  卫计局:从严从速处理

  “一个人拥有多大的权力,那么他就要负多大的责任。” 《达摩克利斯之剑》故事中的这句话,对于当下的美年健康再合适不过。

  在业界看来,目前美年健康的这一事件对公司带来影响是肯定的。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