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这个零工业县 把投资10亿的项目挡在门(3)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减肥健身 > 正文

秦岭深处这个零工业县 把投资10亿的项目挡在门(3)

2019-03-03 19:46 作者:admin

  在留坝,高端特色民宿、家庭宾馆、农家乐等多层次度假产品已遍布城乡。即便这样,由于来这个“深呼吸小城”的旅行者络绎不绝,夏季经常一房难求。2018年,留坝把部分预留扶贫安置房临时改造成度假公寓,缓解了爆棚局面。

  以前,不少干部提起做旅游总说“不能做”。如今,如果谁说“留坝不能做旅游”,百姓都不能答应,因为几乎每个留坝人说起旅游都一套一套的。

  2017年,留坝把全县400多名村干部送到浙江旅游学院进修,从县领导到村支书,从村主任到农家乐老板。回来后,各个村除了比拼环境治理,更是玩创意、晒照片。有的农家乐老板甚至把自己新修的客房拆了重建。为了提高服务水平,留坝专门把村民送进“民宿学院”进行培训,教大婶大嫂们蒸馒头花卷,学客房清洁、礼仪服务。

  “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留坝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旅游业是关键的一环。“旅游+”,旅游不仅带旺了民宿餐饮,更让这里的绿色特产实现“直销”。

村民在西洋参种植基地务工(资料)。留坝县因地制宜,精心培育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药材资源,兴建以西洋参为主的种植、制药企业,带动了该县西洋参产业发展。 汪全宝摄

  村民在西洋参种植基地务工(资料)。留坝县因地制宜,精心培育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药材资源,兴建以西洋参为主的种植、制药企业,带动了该县西洋参产业发展。 汪全宝摄

  “我家的蜂蜜、土鸡和鸡蛋,游客买起来都不讲价!每一拨游客回到西安等大城市,我都会接到很多电商订单!”在一家民宿,一位养蜂、养鸡的农户对记者说起自己的“财路”,不禁眉飞色舞起来。

  留坝将全县的富民产业细分为“短中长”三种形式,许秋雯解释,“鸡猪菌蜜的‘四养’四五个月可变现,是短产业;‘一林’是林上的板栗林,林下的特色中药材,用四五年的时间建设30万亩优质板栗林,一亩优质板栗的纯利是3000元,30万亩就是10个亿,这还不包括一万亩的林下中药材。这些产业都要靠长产业的旅游去带动,把全县老百姓都带到这个全产业融合的大发展中来。”目前,留坝已获得香菇、木耳、土蜂蜜、银杏、板栗、西洋参等7个农产品的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申报注册地标集体商标5个。 

  为打造旅游强县,留坝仅在2016年和2017年,累计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516亿元。2018年,留坝又掀起“清五堆、改六小、美化四旁”为主题的环境专项整治,对116个整治示范点逐一改造,实现示范片内村民卫生厕所使用率达90%、自然村污水处理全覆盖、连村道路和入户路硬化率达95%。

  绿水青山加上整体环境之变,让留坝成了“留人”的大秦岭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3500人以上,带动转移劳动力1.03万人。2017年,留坝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35元,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其中70%来自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而旅游业则占到了GDP的51%,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为3306元,占比达34.5%。 

  “我们要把旅游业当成几代人的事业来做。”许秋雯说,尝到富民甜头的留坝,更加坚定了走“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子。

留坝县文艺爱好者在演出民俗歌舞剧《爱在山水间》(资料)。 该县文艺爱好者结合本地民风民俗,融合民歌、说酒礼、婚俗等文化元素,自编自演民俗歌舞《爱在山水间》,逢节假日,为旅游者演出。记者陶明摄

  留坝县文艺爱好者在演出民俗歌舞剧《爱在山水间》(资料)。 该县文艺爱好者结合本地民风民俗,融合民歌、说酒礼、婚俗等文化元素,自编自演民俗歌舞《爱在山水间》,逢节假日,为旅游者演出。记者陶明摄

  “零工业”让留坝“小而美、偏而富”

  几年前,营盘村52岁的搬迁户高兴明还是个靠放羊维持生计的贫困户。2013年,村里建起了滑雪场,他穿上了崭新的工作服,说起了普通话,“没想到我也能成了体面的滑雪场工作人员。”他说自己一个冬季就能有2万元的收入。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