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有哪些治疗方法?预防及饮食护(4)
2.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在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前必须与继发性高血压做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包括:肾实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狭窄。其他可以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还有甲状腺疾病,某些心脏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六、高血压的治疗
1.密切监控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以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2.高血压的化学药物治疗。
(1)降压药的类别。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及肾素水平一般较高些,且合并症少,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降压药的使用原则。
A、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B、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C、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D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剂)即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利尿剂、萝芙木类或复方降压片即可。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如利血平、肼屈嗪和利尿药合用或再选加酶抑制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或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如盐酸可乐定、长压定等治疗。
3.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中药治疗见效慢,但是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的治疗。
4.高血压的物理治疗。
七、高血压的饮食
1、低盐。食盐:高血压患者中首先要讲究饮食清淡。食盐中的钠可以引起血压升高,降低药物疗效。食盐摄入量应该限制在每天5克左右,而华北地区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约为15克。其它含钠较多的仪器如酱油、味精等都要限制应用。
2、低脂。脂肪:脂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和脂肪酸。人体内的脂肪来源于食物和体内全盛。血脂过高会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主要是植物油中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所以饮食中应该控制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3、低糖。糖类:糖类摄入过多的危害在于可以转化为脂肪,增加体重;引起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这两项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我国饮食以米、面为主,其主要成分也是糖,故应该限制其它甜食。
4、蛋白质:研究表明,某些鱼类蛋白有一定降压作用,其余运动蛋白有一定升压作用,可以观察到素食者的血压较低。
5、其他:纤维素的主要成分虽然是糖,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反而可以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刺激肠道蠕动,具有通便使用,提倡多吃蔬菜。钾离子、镁离子有利于降压,提供多吃水果。 烟、酒、茶、咖啡: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脂代谢紊乱、血压升高。
八、高血压的护理
老年人高血压常常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故做好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通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护理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测量血压:应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测量部位固定于一则肢体,通常选右上臂测量,以减少误差。剧烈运动后应将测量时间推至休息30min以后。吸烟、饮酒后暂不测量。测量血压时,测量肢体和身体不能动。连接袖带的橡皮管不能弯曲。因这几个因素可明显影响血压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