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马云最重视的这件事(2)
2017年2月,当阿苏站在“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现场,乡村教师的荣耀,第一次震撼了大凉山。她带出的3位大学生,不仅与阿苏相拥而泣,更用歌声吟唱出对老师的感恩。
还有老师表示,“马云乡村教师奖”,彻底逆转了他的人生:终于找到老婆了。
马云说:“乡村老师在做中国最大的善事。他们又是保安、又是保姆、又是家长、又是医生,最后才是老师。”
一年一度的盛典,成就了中国乡村教育的高光时刻。
但颁奖的马老师,从来不是个“好学生”。
他小学念7年,考不上中学,直到教育局把小学“升格”成中学。
他高考考3次,被“中国最好的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录取,也是因为那年英语专业没招满。
马云的成绩不怎么好,但英语却不错,这归功于他小学的英语老师。
这位老师学俄语出身,上午去教育局现学,下午回学校现卖。可马云早就在西湖找老外、遛英文。老师发自内心夸道:你的发音比我好。
这句赞,点燃了马云的信心和自尊,让他铭记一辈子。
可化学老师看他不顺眼。结果,马云对元素周期表完全不感冒。
马云因此感慨:总有一些老师能感动你、唤醒你,并改变你的一生。
老师对马云的影响,不止于此。
杭州师范学院的语音老师、系主任叶东炜,曾给了马云一个59,还是栽在他最擅长的口语上。马云气不过,找他去理论,叶老师却告诫他,切不可盲目自大:“如果发音不标准,将来会挨学生骂的。”
多年后,马云依然表示:“那个不及格,让我受益终身。”
本科毕业,学校有个分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老师的机会。管分配的副院长黄书孟,大胆推荐了马云。但他又担心马云脑子活、待不住,于是跟马云订下了“五年之约”。
91块的工资,比隆九金好不到哪去,马云同样选择了坚守。
“老师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人。”教师,是马云最看重的身份。
马云不止一次表示,“要让老师真正成为最受尊敬、待遇最好的职业”。
于是在教育上,他布下一盘大棋。
在马云看来,中国教育问题不少。语数外“教”得很好,音体美“育”得不够。结果孩子有智商、没情商,更谈不上逆商、爱商。
于是,马云自封“谷主”,创立15年制云谷学校。好让儿童有天性,小学懂热爱,初中会学习,高中守纪律、明方向。
他的“奇葩”期望是,孩子们最好考不上国内重点,但能进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
在杭师大,马云建成阿里商学院,力争将其变成全球最好商学院。
面对创业者、企业家,马云亲自挂帅当校长,创立湖畔大学。通过“只学失败,不学成功”,打造中国商界的“黄埔军校”。
而这一切,都不及马云对“乡村计划”的倾心。
2003年冬天,凌晨5点。在浙江临安出差的马云,匆忙爬上一辆长途班车。冰冷漆黑的清晨,车灯照见了前方一个小女孩。她穿着棉衣、背着书包、拎着饭盒,在寒风中踯躅。
汽车转瞬而过,但小女孩寒冬上学的场景,始终在马云心头徘徊。他常常忍不住想,孩子是不是要跋涉两小时,才能到达学校?
2019年,马云第一次袒露这个引发他关切乡村教育的“初心故事”。
而乡村教育的关键,是300多万乡村教师。
2015年,马云启动“乡村教师计划”:每年评选100位优秀乡村教师,给予每人10万资助和3年专业发展支持。
对老师们,马云说:“这些钱微不足道,我下半辈子都希望作为乡村教师的代言人,唤起社会对乡村教师的重视。”
但计划做下来,马云仍觉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