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减肥健身

“减”与“增”里读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降低制造业等行业现行税率、下调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增加城镇就业人数、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出现的“减”与“增”,赢得会内外一片喝彩。从这两个字里,我们能够读出当前经济发展追求高质量、民生改善重视获得感的积极信号。

  一个个“减”字,民生“礼包”触手可及,企业“礼包”实惠满满。对企业而言,2018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2019年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今年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一个个“减”字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开辟经济增长的多维空间。

  一个个“减”字背后,是中国经济“体质”正在不断优化、轻盈,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特征,而这些正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

  一个个“减”字背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红利形成了密切传导。去年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使数千万纳税人受益;今年,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1000万以上,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一个个“减”字精准对接当下居民生活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正在并将继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医药领域为例,一人生病、全家返贫的现象并不鲜见。2018年我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平均降价幅度达到56.7%,今年将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如此缓解民生的痛点,“减”去健康的后顾之忧,让每个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道路上轻松奔跑。

  “减”字背后有政府担当。为全体国民减负,政府先“瘦身”过“紧日子”。2019年“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审批事项应减尽减。”对政府限权,让市场做主,“减”字紧扣发展要义,顺应改革逻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只要市场主体有活力,就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报告中,一个个“增”字,面广、量足,让民生改善“加甜加糖”。去年GDP增长6.6%,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如此做“加法”,无疑受益于改革的红利,根源于经济增长的潜力。

  做“加法”不是“简单粗暴”的“有钱了”,更是政策的系统化、精准化设计,通过“减”与“增”之间腾笼换鸟换出来的。例如,去年大幅度为企业减税降费,既促进了城镇增加就业总量,又对GDP增长有推动作用。这样看来,科学把握经济发展“增”与“减”的内在逻辑关系,既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又惠及了民生。

  今天,我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在宏观调控上运用好“减”与“增”,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定多有助益。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比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这无疑期待各方严格落实各种“减”的措施,充分激发企业的潜力、活力与竞争力,“坚持以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让高质量发展的红利充分释放,以实现“增”的民生改善目标。

以上内容来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华保健网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予以删除!邮箱:zhbjw@qq.com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zhbjw@qq.com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