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财政医疗卫生工作将瞄准5个重点(4)
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完善国家健康政策,大力支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围绕医改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的医疗卫生投入长效保障机制。
(一)坚持公益属性,支持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属性,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完善与公立医院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投入办法,全面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指导地方在清理甄别的基础上稳妥化解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长期债务。着力推进机制创新,围绕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快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基本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制度。同时,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形成合理的医疗资源布局、有序的就医诊疗秩序和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促使医疗卫生资金的分配结构更加优化,使用效益更加显著。
(二)坚持“三医”联动,促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目标和问题双导向,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原则,支持在全面推广福建三明等医改典型经验的基础上,下大力气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以强化区域医疗卫生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进医疗机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以及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比价关系为抓手,建立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加大改革力度治理高值医用耗材,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建立专业化经办、多层次支撑、可持续运行的全民医保体系;以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和促进药价公开透明为抓手,建立价格合理、供应充分、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通过“三医”联动,综合施策,进一步健全医疗费用控制机制,坚决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和过快增长势头。
(三)坚持政府主导,健全医疗卫生多元筹资机制。
科学厘清医疗卫生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多元筹资机制,更好地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提供,基本医保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自付或通过商业保险支付。进一步完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院的分类管理办法,在人才引进、资产权益、税收优惠、融资服务等方面细化社会办医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卫生事业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公立与社会办医疗机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坚持精准施策,推进医疗卫生领域脱贫攻坚。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健康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加大健康扶贫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救治,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措施,着力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切实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五)坚持绩效管理,提升医疗卫生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