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正文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

2019-03-21 10:01 作者:admin

  朱永新:这是从教育的外部环境要改善。当然,教育外部环境还要改善,就是提升全社会的教育素养。现在课业负担重很大的原因就是一种焦虑,家长的普遍焦虑导致的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这个其实和学校还不一定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就是剧场效应,剧场里看到一个人站起来了,后面的人都站起来了,整个剧场的人全站起来了。补课也是这样,你的孩子补课了,我的孩子也要补课,其实他的孩子没有必要补,大家都来补了,就有问题了。如果说我们的家长们都能够懂得一点教育的最基本的常识,懂得人成长的规律,懂得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怎么成长,应该怎么样通过阅读、通过活动发现自我,怎么样去不断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知识体系,这样社会也会加入,这是从外部环境来说。

  从教育内部来说,教育部也出台了很多禁令,我觉得仅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家校合作。我们知道总书记这几年一直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问题,强调家风建设的问题,家庭建设的问题。教育部最近也出台文件,也要推进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这些年来,我和我的新教育的团队一直也在研究,怎么样去提升父母的素养,怎么样去更好地推进家校合作,把社会的资源和学校资源进行比较好的整合。所以,减负是个系统工程,不是说一个禁令就能够起成效的,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才能够推进我们的中小学减负。


  真正优秀的教师无法被机器人取代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这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推动,而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下面这个问题来自强国论坛和今日头条的网友。他们也非常关注近年来人工智能话题备受关注,包括教育部也启动了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人工智能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是否会代替教师呢?

  朱永新:首先人工智能和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非常巨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取代过去很多普通教师可以完成的事务。最近好未来董事长张邦鑫跟我介绍,已经研发了一款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教学生学习外语,它的总体教学水平已经超过了一般的老师。机器人更厉害的是,它比一般的老师更善于学习,也就是说它教了这个班以后,教第二个班的时候又多了一份数据,它更聪明,它越教越好。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普通性的知识传递,机器人是可以完成的。而且机器人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根据他们的回答,根据他们的学习数据,给他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一部分的教学工作,是可以被机器人取代的。

  我最近刚刚完成了一本关于未来学校的书,我在书中提出,未来机器人、人工智能会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普通的学习,一般知识体系的学习,机器人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机器人永远取代不了教师,真正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是机器人无法取代的。

  第一,教师是有感情的,未来的教师不是简单的教知识,是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咨询者,一个指导者,一个参与者,一个陪伴者,一个帮助者。那个时候这样的工作是机器人无法取代的。未来的学习,尤其是项目式学习,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共同研究问题,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做课题,做产品,这个时候机器人很难直接参与进来。这样的教师是无法取代的。

  第二,未来淘汰的是不能够适应未来工作的教师。那些优秀的教师,本身还有独特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成长的能力,他在某一个领域,可能非常卓越,非常优秀,甚至是某个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这个时候,他本身和学生的相互交往会带领学生走向更深、更高、更专业的领域。机器人只会取代日常教学中的很多传递知识为主体的领域,但是,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和师生共同生活中,很多机器人还是无法取代的。

  主持人:教师在面对互联网+教育的形势下,应该如何来做呢?如何来应对呢?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