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
朱永新:未来的教师和现在的教师形态是不一样的,我提出“能者为师”的时代。比如未来的艺术教师可能不是现在我们的美术教师、音乐教室,而是艺术家。前两天我在北京大学看到了北京大学附中的艺术教师,它的艺术教师完全是驻校艺术家在做,比如做沙画,带领学生做服装设计,带领学生做各种各样的艺术创造,这样的教师本身是艺术家。未来很可能一些科学家会在学校里面教科学,所以我提出未来是能者为师的时代。普通知识体系的传授,网络可以解决,机器人可以解决,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我们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更多的是向大师学习,我们的非遗,我们的各种各样的现代科技,我们的哲学家,我们的文学家,他直接和学生在一起讨论。未来的学习方式和现在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未来的教师也不是现在这样意义上的教师,未来会出现很多新的课程公司。比如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几个人做一个数学课程公司,我为很多学校服务。现在是我们一个老师就终身在一个学校,未来会打破这样的格局。
主持人:如何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您的理解和建议又是什么?
朱永新:放管服改革是我们国家社会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去年我在21世纪教育发展论坛上曾经就放管服问题谈了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意见,我觉得在教育上我们的放管服还是不够的。我这次两会专门带了一个提案就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特许学校。什么叫特许学校?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对学校的管理还是太具体,要求太高,检查太多。这样学校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你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也很难在学校里面去真正的进行探索。特许学校,最早从美国开始,现在欧洲、英国很多学校都有特许学校。这些学校很重要的特点,第一,往往是把薄弱学校交出去,就是政府的公办学校交给民间进行管理,有民间的教师、机构有教育的理想和追寻,他们想进行教育的探索,但是,他可以根据国家大纲的要求,课程可以自由。现在我们普通的学校是不可以的,所有的课程必须开足、开齐,没有任何探索的空间,但是,特许学校不一样。我去年和美国的一个特许学校校长,这个校长很厉害,他把美国最薄弱的学校改造了一大批,非常厉害。这些学校的孩子都是属于中产阶级以下的贫困家庭的学生,但是他们学习非常好。很重要的特点,学校里不是像普通学校那样上课,80%左右的时间全部是学生自我探索,自己研究问题,每学期全校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就是每个学期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发布会。这样一些孩子,本来对学生都很厌倦的孩子,结果在这样一种新的方法下点燃了他们学习的激情。也就是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放管服,我提出什么叫放?要放心,要放手,要放权。我一直说,中国人,中国的教师,是非常聪明,非常勤奋的。不能把他们手脚捆起来,要把他们彻底解放。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解放,从解放思想开始,到解放生产力,我觉得教育上的解放还是远远不够的。不断地出台的文件都是禁止这个、禁止那个,很少去鼓励大家探索,去创造。放管服,管什么?现在所有的行为都要管,我说应该是管方向、管原则、管底线。放管服,做好服务,放管是很关键的。没有放和管,很难真正意义上去做好服务。所以,像我前面提到的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学习类的APP,进学校要备案。很多地方嫌烦了,干脆不允许进学校,很多地方不允许把平板电脑带进教室,在现代学习过程中都必须要用到的基本学习工具都没有了,而且好的学习类的APP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我前段时间和一家非常有名的学习类APP的创始人在进行交流,他们这个学习类的APP到中小学以后,极大程度提高了薄弱地区和农村学校的学习水平,对推进教育公平也有很多好处,对解决课业负担也有很多好处。你用它的学习类APP可以少做三分之一以上的作业,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为什么不用呢?不能因为个别的APP里面有涉黄就一刀切的禁止。我觉得桥归桥,路归路,违法的按照违法去处理,但是现在一律禁止,这是不对的。而且现在一家一家备案,每个学校备案,每个使用机构去备案,像这种大型的机构,完全可以一次性备案就行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教育上的放管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