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睡眠障碍者:患者如溺水之人 医生将其托出水面(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 正文

探访睡眠障碍者:患者如溺水之人 医生将其托出水面(2)

2019-03-22 11:29 作者:admin

高东点了点头,从他总结的病人职业看,教师、财务工作、公职人员等,是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他给赵倩茹开了一些药,“别担心,你还年轻,调得过来。”

一上午,高东看了五十多个病人,各种失眠的原因,各种人生的不如意,像一场比惨大会。高东总是在他们负面情绪刚刚倾倒的时候,注视并倾听着,还要不时打断病人,详细询问他们的病症和可能的病因。

“没办法,我们不能跟着病人的情绪走,必须要保持中立,可以关心和共情,但不能卷入进去。病人很多,门诊时间短,要控制节奏。”

“面对那么多随时都可能崩溃的病人,你心里一点没有波动?”

“我是专业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医生诶,自身心理不够强大,怎么帮助病人?”

快中午的时候,张霞的心理检测报告出来了,还好,只是轻度抑郁,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能大大缓解病情。

探访睡眠障碍者:患者如溺水之人 医生将其托出水面


高东(右一)和病人交流

不能言说之痛

大坪医院门诊部5楼,睡眠心理科的21间病房都很安静,不像其他科室伤病都在身上或嘴里,这里的病痛在心里。

有人因为太忙而失眠,有人因为太闲而失眠,有人半夜爬起来刷马桶,有人把桶装水搬来搬去,有人哭着求老天能赏个睡眠,有人不停煽耳光强迫自己入睡……失眠的人有一千个失眠的理由,也有一千种不同的人生。

患者:李苏立 失眠史:一年多

3月4日,62岁的李苏立是被儿子和儿媳架到睡眠科的。她已经有一年多没有睡过好觉,每天两颗半安眠药只能睡3个小时,眼神恍惚,眼袋臃肿发黄。

在住院部护士站,李苏立提高嗓门反抗:“我不要住院,在医院我更睡不好,你们这是要我的老命啊!”儿子哀求:“妈妈,你每天失眠吃那么多药,又担心药吃多了有副作用,再这样下去啷个得了嘛!”

李苏立总害怕自己得癌症。她的舅舅、哥哥、侄儿都死于癌症,每次参加完追悼会,她就会爆发性失眠,每一次她都吃点安眠药或熬中药吃,但这一次,在侄儿去世后,她终于承受不住了,焦虑和失眠再度来袭。她担心吃的不健康,担心用的不安全,家里所有吃的东西,她都要认真去查一查,有没有副作用,吃了会有什么后果。生病吃药时,她会把说明书翻来覆去看很多遍,害怕吃了伤身体。

护士长江灿跟李苏立好好谈了一次。她告诉李苏立,人老之后身体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只有接受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老是跟这些问题对抗,那只会越来越恶化。“其实我就是怕死。”李苏立最终接受了住院安排。

探访睡眠障碍者:患者如溺水之人 医生将其托出水面


医生给病人教授康复运动知识

患者:刘明 失眠史:3年多

51岁的刘明个子瘦小,带着耳机,在治疗室等待治疗,杂乱的胡茬和时常皱起的眉头,透露出他的不安。

“刘明,你恢复得可以!”在场的一位患者打破了沉默。

“一,般,般!”刘明用力地摆手摇头,吐出这几个字。

“你状态不错了,医生护士对你这样好!”病友说完这句话,治疗室又陷入了安静。

可就是这几句话,在一分钟后刘明忽然崩溃了,像小孩一样用尽全力地大哭:“没得几个人能活得下去,我可以了 ,我可以了!”

“对头,你已经很坚强了!”病友们这样安慰,护士悄悄为刘明递来纸巾。

刘明说,自己的人生就像《芳华》里的刘峰翻版。20多岁时,初恋女友欺骗了他,嫁了一个有钱人。心灰意冷之下,他随随便便就结了婚。但婚后几十年,跟妻子的感情一直不好。48岁时,他脑梗了,不能走路也不能说话。妻子和他离了婚,女儿也不愿来看他,刘明一气之下几乎是净身出户,之后,他住进了养老院,每月靠单位的养老金生活。他抑郁了,几乎整晚整晚地失眠。

“女人不可信,绝情起来很可怕。”他一个字一个字对记者吐出了这句话。

有些疾病会投射出人性,比如勇敢、陪伴、抛弃、背叛,但失眠症的荒谬之处在于,它会将相似的人性反投射到疾病中,几乎所有病人都变得悲观、脆弱、焦虑、多疑。

“这一类患者,我们先会进行心理治疗,根据他们的人格基础,用合适的方式让他们找到社会支持,再通过药物、仪器进行治疗,效果都比较好。”主治医生黄庆玲会让刘明去帮助其他患者,这让刘明觉得活着有了价值。

患者:朱长明 病症史:3年多

朱长明跟其他失眠者相比,是另一个极端,他睡不醒。

他能在开着大客车的时候,眼前一片迷茫,脑子瞬间混沌,然后多年的职业习惯又刺激他的身体唤醒大脑,让他一阵阵后怕。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