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金佛山 呦呦福南川(2)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正文

青青金佛山 呦呦福南川(2)

2019-04-03 05:30 作者:admin

如果你惬意,你会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一次次来到“十二金钗大观园”,温软柔媚的樱花,接天映日的荷花,浪漫美丽的玫瑰,傲雪高洁的梅花……“十二金钗”各有风华,各有气质,即使你来过一千次,还会有再来一次的理由。

 天人合一:奋力提升含金量

大地无言独自厚,高山不语绝非平。大山无言,上万年来,金佛山默默守护、滋养,守护一方山水灵性,滋养万物勃勃生机。南川人世世代代靠山吃山、爱山护山,与大山相互依存,与万物和谐共生。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南川谋划和推动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标定了南川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坐标,努力交出一份全域旅游发展的“南川答卷”。精读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以金佛山景区为核心,以南川城区、生态大观园区为重要功能区域,整体设计“金佛山—城区—大观园”景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打造城区至金佛山“景城一体”旅游经济带、大观园“景村一体、农旅融合”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带,推动景区、城区和乡村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营销、一体管理、一体服务。南川大地景区、城区、乡村一体发展,处处皆景,满目苍翠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仰望浩瀚苍穹,无数星汉辉映,皎皎其质,用神秘和光芒吸引永恒探索。

俯身南川大地,古今仁人志士,挥洒汗水,穷尽智慧,把梦想扎根在大山里,把希望播种在荒芜土地上,把奉献传承在血脉中,用青春和生命守护一方热土。

 战天斗地:敢叫石漠换青山

3月19日,山王坪林场护林员吴登灿、韦宗文、刘义学一大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巡逻。这几天天气晴好,巡山既要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还要提醒村民不要野外用火。

山王坪是全国首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每年夏天,都会吸引大批游客来避暑,村民因此吃上了旅游饭。2016年,一张“平分秋色”的照片让山王坪更火了,乡村旅游从夏季一直旺到冬天。

谁能想到,40年前,这里还是石漠化严重的荒山,山上除了石头就是杂草。

谈起这万亩森林,当地村民总会想到石在良。出生在山王坪下鱼泉河边的石在良,1976年被聘为林业员,1980年调到山王坪工区,和成百上千造林人一道,在山王坪封山造林。

封山造林,本就不是易事。在石漠化严重的山王坪造林,更是难上加难。

第一难,封山。山上的杂草是村民的“天然牧场”,封了山,村民到哪里放牛,去哪儿割草?

第二难,造林。满山的石头,怎样才能把树种下去?

第三难,树种选择。石漠化土地种什么树成活率才高?

第四难,树苗培育。万亩荒山需要大量的树苗,树苗从哪里来?

……

石在良没有退却。他挨家挨户做工作,不知道吃了多少“闭门羹”。他的种树规范近乎苛刻,挖出的树坑要精确到厘米。刘义学当年参与了种树,他说,只要没达标就必须返工,就是壮劳力一天也只能挖二三十个坑。

为了选择合适的树种,石在良带着技术人员在石漠化土壤中反复试种,最后确定了柳杉、水杉等适宜品种。他们自己培育树苗,还捡来水杉树枝搞扦插。

种下的树苗,他百般呵护。村民刘义云家的牛跑到山上,损坏了一棵柳杉苗。石在良将牛扣下关了“禁闭”,刘义云缴了10块钱的罚款才将牛牵回家。“当时,一个劳动力一天能挣一角多钱,10块钱相当于3个月的收入。”

村民们不理解,都是乡里乡亲,为什么这样“不近人情”?但自那以后,村民的牛不再“敞放”。

在石在良的四个孩子看来,父亲总是那么忙。她们心中总是有谜一样的问题:为什么山王坪离家只有一小时脚程,却总见不到父亲回家?为什么邻居都说父亲是林场“管事”的,可他的手却总有厚厚的老茧?为什么学校放农忙假了,舅舅舅妈都来帮忙,父亲却不回来?为什么生病的父亲头一天住进医院,第二天又悄悄回到了那片林子?

现在,石家四姊妹的疑惑已经得解。她们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离世20多年后,山王坪周边的村民还对他念念不忘。

40年来,在一代一代造林人的共同努力下,山王坪万亩荒山变成了景区,附近开起了50多家农家乐,带动了1000余名村民就业。

山王坪这片绿水青山,正在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

兄弟接力:三十八载护银杉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