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新模式:省县一体,村村互联(2)
该院拥有这种敏锐的嗅觉并不令人意外。自2013年起,该院就已推出移动医院,2014年创建全国首家网络医院,2016年建成全国首家门诊全预约的三甲综合医院,2017年创建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点赞的会“飞”的医院,该院在智能健康管理上的创新就没停过。
为了提高AI医生的准确性,该院以三甲医院医疗数据为支撑,选用了全球最大的中文医疗词库和医疗知识图谱,实现人工智能先进应用,形成了医疗健康大数据与AI平台的基础优势。田军章介绍,人工智能医生汇集整理了11.8万多条医学词条,3674种疾病,5375种临床表现,4495个化验指标,1773个检查标志物,180万条医疗知识点的相互关联经验,456份单病种临床指南,3亿份三甲医院医疗病历等,构建了庞大的中文医疗词库和医疗知识图谱。
该院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使医疗服务、医疗行为、医疗管理更加智慧化,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田军章介绍,该院编写了广东省第一版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即《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指南(试行版)》,于2018年10月底在广东省发布。最新编写的《广东省智慧医院评价标准(试行版)》也已正式提交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该院基于智能诊断模型的智能导诊、智能自诊、号源生成模式等成果,被国内及广东省内20余家医院广泛借鉴。
健康扶贫的一线铁先锋
扶贫攻坚
将AI医生引入村医手中
AI医生不单让珠三角发达地区的群众受惠,更让贫困山区得到与城市同频共振的机会。
夹在粤桂湘三省区交界处的阳山县,群山环绕,村、镇医疗水平落后。交通不便、距离遥远、崎岖漫漫的看病路,令村民苦不堪言。村医常常是管理他们健康的当家人。
阳山贫困村民罗锦容有一次感觉心慌气短,心跳加快。在广东省阳山县七拱镇隔坑村卫生站,村医黄素英看出了不正常,但又不清楚问题出在哪。之后,黄素英拿出一台简易心电仪给罗锦容戴上。几分钟后,心电检测完成,手机提示:“考虑心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建议入院进一步检查”。
“如果真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慢慢会引起心肌衰竭,严重者危及生命。”在村医的劝说下,罗锦容只好到阳山县人民医院就诊。仔细检查后,还真就是这个病。
其实,强大的不是黄素英的手机,而是远在200多公里外的人工智能诊疗系统。这个手机里随时随地可以问诊的智能助手,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孵化的AI医生,叫作叮呗医生。这台崭新的简易心电仪器也是该院与叮呗医生配套的可穿戴医疗设备之一。边远贫困山村的医疗生态正悄然改变。
健康扶贫是解决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阳山县就是一个典型,也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对口帮扶的县。在攻坚拔寨之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以AI医生作为抓手,将相当于主治医师水平的叮呗医生App引入到贫困乡村,成为村医手机里随时随地可以问诊的智能助手。再加上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加持,大大扩展了村医诊疗能力。现在叮呗医生在粤北山区130余贫困村,跟着村医走最崎岖的山路,到最贫困的地方,未来将逐步在全省2277个贫困村铺开。
指导基层
率先应用5G技术
实际上,叮呗医生也是该院精准扶贫的又一创新举措。3年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阳山县人民医院结对,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目标,在互联网+精准扶贫上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持续迭代创新发展的道路,以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为突破口,打造了“省、县、镇、村”一体化的造血型对口帮扶新模式,啃下了偏远山区健康扶贫的硬骨头。
一是全覆盖。实现了阳山县互联网医疗的全覆盖。阳山县一共有159个村,该院为159个村都免费建成了省网络医院接诊点,免费配备网络诊疗设备165套。
二是建龙头。建成了以广东省网络医院为龙头,阳山县人民医院为节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为远程医疗点的医疗服务网络。
三是强抓手。以人工智能为抓手,在村医一级植入叮呗医生App,实现AI一网通,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兜底,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就在最近,该院在广东率先应用5G技术,并且把5G技术送到了最需要的贫困山区阳山县。今年4月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完成了全省首次5G+4K远程手术直播,让远在200公里外的阳山县基层医生看到了身临其境、纤毫毕现的“示教大片”。这是5G技术在广东首次正式应用于医疗实践,也是广东在健康扶贫上的又一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