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新模式:省县一体,村村互联(4)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快讯 > 正文

医联体新模式:省县一体,村村互联(4)

2019-04-27 17:42 作者:admin

  根据珠海市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该院珠海医院2017年度患者就医满意度由原来的76.47%提升至86.65%;员工满意度也大幅提升,由原来的66.69%提升至86.97%,在全市15家公立医院排名中,由原来的第13名上升至第3名。

  阳山医联体

  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做手术

  在贫困地区建设医联体很困难,由于基础薄弱,想做得好更是难上加难。

  阳山县人民医院也同样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大力帮扶下,在近4年时间里“脱胎换骨”。2015年6月29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阳山县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成立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阳山医院集团。阳山医联体模式就是“省县一体,网络主导,四级联动,村村互联,精准帮扶”。

  在该院特岗团队及驻点帮扶的业务骨干的指导下,阳山县人民医院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开展。3年来合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约80项,均填补了阳山县的技术空白,部分技术项目甚至达到省级前沿。以骨科为例,骨科开展了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18项新技术。以前阳山县人民医院许多做不好、不敢做的手术都先后成功完成,两年内住院手术人次增长22%,连出外务工的阳山人都选择“回家”手术了。

  更重要的是,群众看病不用去广州了。过去阳山当地流行一句话:有钱去广州,没钱去贺州。由于当地医疗水平薄弱,贫困村民宁愿去广西贺州也不在阳山当地就医。3年来,该院医联体建设的分级诊疗的效果是明显的。阳山县域内住院率从医院集团成立初期的70%左右提升到2017年底的80%,2018年达到约81.3%。2018年阳山县人民医院门急诊人次比2015年成立之初增长38.5%,住院人次增长15.42%。

  学科建设成效也非常明显。医院集团成立后,加快了阳山县人民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步伐,骨科、产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共6个临床科室获得阳山县医疗机构重点专科,实现县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该院还通过网络医院建立了省、县、镇、村的培训体系,组建了该院-阳山县远程医学中心-卫生院分中心-村卫生站医疗点的四级实时的病例会诊和学习讨论机制,使得技术帮扶管理一体化、学术交流及培训网络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院还组建了阳山县域内省、县、镇的三级专科联盟。此外,该院还建立了远程县域诊断中心,实现了“村镇检查、县级诊断、省级会诊”的三级远程诊断体系。以阳山县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为例,1年多来,合计完成动态心电图远程诊断3418例,常规心电图远程诊断41989例,远程培训545人次,上转疑难危重患者70人到上级医院诊治,提高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率,为山区群众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

  展望未来,智慧医疗将与临床工作进一步紧密结合。田军章表示,随着5G网络应用的不断成熟,在保证医疗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该院将进一步开展基于5G通信技术的云计算、信息安全、大数据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医院信息化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建设和医疗精准扶贫,推动省级医疗技术下沉;将进一步提升医疗效率,促进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手术、5G移动查房、智慧安防等智慧应用项目的落地实施。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