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新模式:省县一体,村村互联(3)
与此同时,阳山县人民医院的手术也通过5G+4K,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实时联通,广州的医生可以实时指导阳山的大手术。对于阳山当地的群众来说,这就是福音。以本次5G直播的骨盆骨折手术为例,其手术难度很大,此前群众一般要跑到广州大医院手术治疗。有了5G,阳山的医生在广州专家的指导下,才有信心在当地开展此类手术。5G技术下,连小的出血点都纤毫毕现,远在广州的医生指导起来也得心应手。
走入深山
扎实服务因病致贫人群
该院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用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健康扶贫,用优秀的队伍推进健康扶贫,用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健康扶贫,切实打出实拳。该院党委全力支持,3年来医院自筹经费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实现了阳山县、镇、村三级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硬件、软件双提升。
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观明介绍,2016年,该院还动员全院党员,派出10批医疗队到阳山县18个乡镇的55个村委会上门义诊,免费为4825户贫困家庭(共11972人)义诊和健康体检,为因病致贫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追踪管理,减免检查费用达200余万元,受到阳山群众的热烈欢迎。该活动为阳山贫困山区的群众提供健康体检、公共卫生宣教、大病救助、家庭医生、村医培训、上门服务等六大帮扶项目,真正做到医疗卫生服务的精准帮扶。
医联体建设的标杆
建设一个成功的医疗联合体,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合理分布,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广大患者的就诊模式,提高地区的整体医疗水平,实现地区之间的医疗服务均质化,使群众能就近就医,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优质的诊疗和检查检验等服务,提升就医获得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在珠海和阳山走出了两条殊途同归的贯彻落实分级诊疗的医联体道路。
在珠海,该院与一家卫生院联姻,使之升级成可以做大手术的二甲医院,附近群众不仅留下来看病,还吸引了附近的中山南朗患者接受治疗。当地辖区内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就诊率由2015年的30%提升至2017年的86%。
在阳山县,该院与阳山县人民医院紧密结合,以传帮带和远程诊断等方式使技术相结合,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医疗技术一体化、辅助诊断一体化和专业培训一体化,将优质资源实时传送到偏远山区的基层医疗机构,送到最缺医少药的群众身边。
珠海医联体
辖区内就诊率提高6成
“过去只是一家普通卫生院,现在竟然能帮我做肿瘤手术,还做得这么好,太出乎意料了。”家住珠海高新区金鼎的76岁朱阿姨对家门口这家医院竖起了大拇指。
近日,她出现无明显诱因左下肢红肿痛,影响行走,来到该院珠海医院就诊。该院专家经过检查,诊断朱阿姨患的是黑色素瘤合并左下肢急性淋巴管炎。为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医院迅速行动,为她开展“左足黑色素瘤切除术、局部皮瓣转移、腹股沟/大腿取皮植皮、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手术很顺利,朱阿姨很快康复出院。
术后随访时,朱阿姨和她的两个儿子都说:“起初不知道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到这里确诊之后,又担心在这里治不好;后得知是由该院的专家主持手术,终于放宽了心;术后也是由该院的专家来查房,从来没想过在金鼎就能找到省级专家看病手术,真的是打心底里高兴。”
共建3年来,该院珠海医院借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技术、人才、品牌资源等优势,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基层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田军章介绍,该院专家到珠海医院开展手术共646台,专家来院坐诊约2302人次,大大提高并方便了当地群众就医。2016年,该院门急诊量同比增长26.7%,住院患者人数同比增长36.47%,手术台数同比增长30.5%;2017年,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0.13%,住院7899人次,同比增长38.94%,手术人次同比增长52.27%;2018年,门急诊量233028人次,同比增长6.5%,手术量1898人次,其中三、四级手术同比增长19.5%。当地辖区内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就诊率由2015年的30%提升至2017年的86%。
不单是患者留在辖区内就医,就连让基层医疗机构头痛的药占比也大幅下降。2016年,该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为31.20%,3年来持续下降,2018年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为22.2%,较2016年下降9个百分点。众所周知,药占比是考核医院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