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解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实施方案((4)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正文

教育部解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实施方案((4)

2019-03-04 10:48 作者:admin

  根据2035年教育远景战略任务,《实施方案》聚焦当前,提出了未来五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任务,其中,立德树人是基础工程,基础教育巩固提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是推动形成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重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是教育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描绘了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时间跨度长,如何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

  答:为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包括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系统干部队伍。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是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把教育投入作为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深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和经费使用效益,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是完善落实机制。构建全方位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机制,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依靠部门大协同、区域大协作,推进教育现代化。

  问:在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世界上没有先例,在推进实施方面有何考虑?

  答: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设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与路径。

  一是总体规划,分区推进。在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框架下,推动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教育现代化规划,分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二是细化目标,分步推进。明确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科学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现代化。三是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落后地区、重点领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协同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四是改革先行,系统推进。分批分类开展教育现代化改革试点,创新体制机制,充分释放教育发展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教育系统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强化责任担当,锐意开拓进取,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教育的自信。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多形式多途径参与、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我部将及时总结宣传各地、各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也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协同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生态和社会氛围,共同开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