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园区的担当:引领城市高质量跨越发展(3)
经开区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推进了“多证合一”“证照分离”“3350”“一网四中心”等改革事项,动态管理权责清单,规范行政职权,组建行政审批局,集中行政许可事项39项,连续13年开展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法律服务平台,成立了全国首个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为区内企业和群众提供公证、法律咨询、商事仲裁等服务;加强审计监督,强化执纪问责,对环保污染事件、低保金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进行严肃责任追究;开展“庸、懒、散、滑、拖”作风整治,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
《报告》关键词
今天,2019年昆明经开区经济工作会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召开。本报记者提前对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进行采访获悉,2019年昆明经开区经济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有6个关键词:大招商、强产业、促创新、建园区、美环境、优服务。
1
大招商
全区第一要事、全体干部的主业主责。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并重、“移栽大树”与“育苗造林”并重。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发挥“葡萄串效应”。力争工业类项目占招商引资项目的60%以上。
2
强产业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促进六大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采取“一户一策”针对性措施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努力将王家营申报为国家级铁路口岸。
3
促创新
确保全年财政科技支出达3.1亿元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投入13.03亿元以上。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库,为创新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发放急需紧缺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补贴。
4
建园区
启动推进校园专业足球场馆、经开二中、经开三中项目。 确保年内呈黄路(北段)、经开204号路、经开103号路南延线下穿昆河铁路立交桥全线贯通,打通呈贡新区连接空港新区和北向连接主城区的快速干道。
5
美环境
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启动实施“绿满经开”行动计划,创建绿色工厂、学校、社区、家庭环境教育基地。完成林溪公园一期及石龙路南段、春漫大道等道路绿化提升,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
6
优服务
健全完善“班子成员对口联系+部门分行业+街道分辖区”服务机制。探索建立营商服务队。开展百名营商专员一对一服务百家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行动。实施“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管家服务。
实打实干建设昆明高质量跨越发展引领区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2019年市两会精神,经开区在今日召开经济工作会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作出安排,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实打实干做好10项重点工作, 为全市培育壮大新动能,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
高质量抓好招商引资
让发展后劲强起来
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昆明市将继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强力推进“一把手”招商,把工业招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产业链招商工程。
“来到经开区就是干招商,身在经开区首先搞招商”。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招商引资是经开区的第一要事、全体干部的主业主责。将继续实行主要领导带头招商、用主要精力抓招商,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主体责任,坚持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并重、“移栽大树”与“育苗造林”并重,以组团式、小分队形式定向精准招商,充分发挥驻区商会、孵化器、中介机构等二级招商平台作用,招引一批大而强的项目、新而特的产业、小而美的企业、高精尖的人才。
瞄准主导产业和关键领域,找准主攻方向,实质推动昆明醋酸纤维厂整体搬迁等5个装备制造类项目、鸿翔一心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等4个大健康生物医药类项目、纳米大健康材料等2个新材料类项目、多伦科技智慧交通生产研发基地等5个电子信息类项目落地开工,力争工业类项目占招商引资项目的60%以上。
同时,积极开展以聚集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招商,发挥“葡萄串效应”。强化招商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招商引资队伍,在招商引资实战中考察识别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健全高层次招商人才引进机制和现有人才培养成长机制,打造一支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高质量扩大有效投资
让经济增长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