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园区的担当:引领城市高质量跨越发展(4)
针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问题,今年,经开区将以扩大投资总量、提升投资质量为主攻方向,切实打牢经济发展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举全区之力抓重大项目推进,制定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摘牌、摘牌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促达产、优质存量企业促技改等“七促”项目清单,逐一建档立卡、挂图作战、督促检查、考核兑现,确保宝能汽车制造项目3月开工、年内完成30亿元的投资;全力推动赛诺制药原料药提取基地、奥斯迪智慧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促昆船物流装备制造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力服务保障滇中引水、三清高速、福宜高速、轨道交通4号线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
全面梳理“十三五”规划项目,争取年内全部开工,每个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强化项目跟踪服务,继续实行项目会办和包保责任制,通过现场办公、定期会办,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谋划,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等方面谋划提出一批支撑性项目,不断充实和完善项目库,为“十四五”规划做储备。
优化投资结构,以工业为重点强化产业投资支撑,确保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20%和45%。坚持提前抓、主动抓,把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项目建库、入库作为常态化、经常化工作,全年新增入库项目不低于30个,储备项目不低于75个,形成谋划一批、前期一批、开工一批、入库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滚动机制。
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
让实体经济牛起来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开区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促进烟草配套、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六大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申报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支持云南烟草烟叶公司、昆岭薄膜、华红印刷等传统企业提质增效;支持云内动力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云内动力、昆钢重装等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昆船集团、北方夜视、南天信息等光电子信息企业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强化上规、达规企业培育,争取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
加强工业发展监测和运行调度,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运营情况,采取“一户一策”针对性措施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精准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申报省、市成长型中小企业。积极主动服务民营企业,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升级扩能,积极配合申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努力将王家营申报为国家级铁路口岸,推动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园区对外开放水平,确保外贸进出口额超过23.39亿元。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智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新增保有税收亿元楼宇2幢、千万元楼宇1幢。
高质量完善基础配套
让载体功能全起来
按照“北上、东拓、南连、西接”的思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打造智慧美丽新城区,实现经开区与昆明主城、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互促融合、一体发展。坚持规划引导发展,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突出生产功能,统筹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建设。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全面加快在建项目时序进度,确保年内呈黄路(北段)、经开204号路、经开103号路南延线下穿昆河铁路立交桥全线贯通,打通呈贡新区连接空港新区和北向连接主城区的快速干道。全面推进安石路市政化改造提升及综合管廊PPP项目、呈黄路北段西辅线、经开245号道路等项目建设,继续打通断头路,提高路网密度和路网成熟度,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连接,服务片区开发建设。启动出口加工区北向交通改造、小普路(中段)改扩建等23个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实施。
稳步实施小麻苴三期、西邑村、倪家营等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清水新村建设,持续推动园区“三旧”连片改造,不断完善生活办公功能,提升园区品质。全面提升供水、供电等供给能力,完善排水、垃圾处理、公共停车等市政配套功能。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和人性化要求,加快智慧政务、智慧城管等专项建设,打造开放共享、高效便捷、融合创新的智慧园区。
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
让发展动能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