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用李云龙式干部 山东书记2000人大会讲话全文(3)
要下决心砍掉不必要的会议。严格落实会议审批和报备制度,各级一律不开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会议,能合并召开的一律合并召开,能开视频会的一律不集中开会,能现场办公解决的事情一律不开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提倡开短会,一律不得要求无关人员层层陪会;省里直接开到县乡的视频会议,市县如没有新的具体措施原则上不再开会。今年全省各级各部门会议数量要减少1/3以上。
要下决心精减文件、改进文风。提倡发短文,不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凡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一律公开发布。严格行文规范,各部门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直接行文,今年全省各级制发文件数量要减少1/3以上。要切实提高文件质量,增强文件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凡没有结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措施,原文转发执行即可;不能费时费力照抄照搬,只将“全国”“全省”改成“全市”“全县”,制定出所谓的“新”下发文件,搞“上下一般粗”。文件要务实管用,除事关长远和全局发展规划外,原则上不得超过3000字。
要下决心清理各种简报。能通过网络办公系统传递的,一律不发纸质简报;各级党政部门常规性和日常性业务工作一律不发简报;省级各议事协调机构及办公室、省直各部门只保留1份简报;新增简报必须按程序报批,今年全省各级简报要压减1/3以上。
要下决心解决各类报表材料过多过滥问题。过度依赖材料报表调度工作,必然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实之风,也必然加重基层负担。各级都要研究“瘦身”办法,把“控量减负”的重点放在乡镇。省直各部门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盘点”,今年要求基层上报的报表材料一律压减50%以上。未经法定授权或省委省政府批准,任何部门不能要求下级党委政府上报材料报表,不得要求下级党政负责同志签字“画押”。严格控制各种总结和报告,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除了按中央规定、省委省政府要求向上级报告工作外,其他一律不报。
由省委和省政府“两办”牵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对各级各部门精文减会情况,定期向省委常委会汇报,并公开通报结果。整治效果要体现在各级干部对自主支配时间的感受上,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
扑下身子抓落实,先从深入基层一线干起。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是“施工队长”。抓落实的“岗位”,主要不在办公室、会议室,不在文件堆、资料堆里,也不在网络和“微信群”里。去哪里抓落实?基层一线!
问题要在一线发现。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平时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有的地方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干部工作不深入、作风不扎实。省委决定,省委常委和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在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方式,掌握第一手情况。各级都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政策要在一线实施。省市领导机关都要建立基层联系点,“点对点”联系乡村、社区、企业、工程项目等。要在基层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省直部门带头蹲点“解剖麻雀”,现场模拟评估,对政策及时修订完善或提出修改建议。对基层反映强烈的“空头政策”“无效文件”,要倒查部门责任。今年3月底前,省直各部门都要对近两年下发的政策性文件进行梳理,责任不明确的,补充下发责任清单;今后出台政策性文件,一律逐条明确部门责任。
工作要在一线推进。领导干部要用“身影”指挥,不能用“声音”指挥。如果抓项目的不到现场,管工程的不进工地,抓流通的不去市场,管宗教的不去宗教场所了解情况,岂不如同“农民种地不下田”,哪有不误工误时的道理?要推广“专班推进法”“点对点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省新旧动能转换各“专班”,要办公在现场、服务到基层。省市两级部门,凡有项目审批、资源管理、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职能的,每月要有1周左右时间在一线,做到“只帮忙、不添乱”,强化过程指导和服务。
扑下身子抓落实,先从领导干部带头做起。好作风是管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要想锅里水烫,必须灶里火旺”。各级主要领导是抓落实的关键,要亲力亲为,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项亲自推动、重点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