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用李云龙式干部 山东书记2000人大会讲话全文(6)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减肥健身 > 正文

大胆用李云龙式干部 山东书记2000人大会讲话全文(6)

2019-02-13 08:28 作者:admin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有些领导干部“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发展趋势,察不出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不到有效管用的好思路好办法;面对信息化不断发展,不懂网络规律、走不好网上群众路线、管不好网络阵地,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等等”。这些重要论述震聋发聩!所指问题,我省干部队伍中都存在,有的表现还很突出。如何提高抓落实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关键要做到善学、善谋、善作、善成。

  提高“善学”的本领。领导力首先是思想力,思想力取决于学习力。各级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加强专业学习、政策研究,加快知识更新,跟上时代步伐。省委决定,今年起加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力度。同时,在去年基础上,今后每年选送200名左右优秀厅(处)级干部到国家部委、中央金融机构(企业)、发达地区挂职学习锻炼;遴选300名左右干部实行省市县、企事业单位交流任(挂)职;选送100名左右中青年党政人才到国(境)外培训。干部在斗争中历练,是最好的“课堂”。“长角的动物啃不了骨头,温室里的苗木长不成大树”。我们选派“千名干部下基层”,主要是服务支持乡村振兴和企业发展改革,同时也是培养锻炼干部。各级干部要注重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增长本领,敢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考验,主动去当“热锅上的蚂蚁”,多经历一些“热锅”的煎熬,多经受一些实战的摔打。干部成长规律,就是每解决一个矛盾,自身就提高一步;解决的矛盾越多越大,能力提高就越快越大。

  提高“善谋”的本领。决策是落实的起点,很多工作是从脑子里先“开局”,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领导干部应当比别人看得远一点,这需要把握规律和趋势。有的同志抓工作,总是强调没人、没钱、没资源。如果什么条件都具备了,还要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干什么?诸葛亮“草船借箭”,借的是天地之势,借的是时空转换; 赵括“兵败长平”、马谡“痛失街亭”,败在“空谈误国”,败在“纸上谈兵”。海南有个蜈支洲岛,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短短两三年就打造成5A级景区,年门票收入超过3亿元。我省沿海无人岛屿有500多个,是不是可以在保护性开发上做一些探索。最近,曲师大策划了“中国教师博物馆”项目,得到了教育部肯定和支持,这件事就很好。“善谋”要集思广益,决策环节参与面越大,越有利于形成共识、推动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研究经济工作的某些专项会议,要邀请企业家、商会代表参加;凡民生决策,尽可能多请群众代表参与;凡专业决策,尽可能多请专家学者参与;凡社会治理决策,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凡公益性决策,原则上要实行公开“听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开门决策”意识,逐步实现制度化。

  提高“善作”的本领。抓落实要运用好辩证法,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收“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毛主席指挥战争的艺术,就是抓落实的光辉范例。一些事关战略全局、看似很“小”的战役,也紧紧抓在手上,亲自发电指挥,“四战四平”52天,先后发了十几封电报;而对一些看似规模不小、但大局已定的战役,则放手交给一线指挥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山东经济转型升级,早在2008年视察山东时,就要求山东重点做好“新、特、优”三篇文章;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山东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提出明确要求,切中了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要害,为我们聚焦聚力抓重点、锲而不舍抓落实树立了光辉典范。当前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就是全局性战略重点,其关键是产业、核心是项目,只有抓好无数“小中见大”的具体事,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上“趟出一条路子来”。这要靠一条条具体改革措施,靠一个个具体招商项目,靠一家家具体公司企业,靠一项项具体创新技术。各市县要对在手项目、现有企业、技术、产品排排队,有多少创新企业和平台,几家有望上市,几个能培养成行业“隐形冠军”,几家能成长为“瞪羚”“独角兽”,几个首台首套,几个驰名商标等,要拿出足够的精力,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资源重点培育。

  提高“善成”的本领。干事如同赛跑,“不看起跑看撞线”,要用结果来检验。我们山东干部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但有些同志做事不够精致,不注重操作细节。对上级政策文件,既要把握住禁止性条款,又要研究透支持性条文,关“旧门”同时能开“新路”,才是真正执行、创造性落实。深圳市以前生产手机,必须到北京检测,他们经争取成立了检测中心,这一招引发了“山寨机”向自主品牌的蝶变,现在全国1/3的手机是深圳制造。“善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业化运作,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往往是落实成效的“分水岭”。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要尽快研究提升干部专业能力的具体办法,在各行各业开展专业“大比武”,及时发现培养有专业能力的干部。制定专业人才选拔使用办法,探索打破身份、所有制界限,对特殊专业人才设置特聘岗位;鼓励党政干部到市场和企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