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5)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保健 > 正文

河北: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5)

2019-03-08 20:44 作者:admin

(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中小学、职业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文化广场、体育健身设施,到2020年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70%。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推进一体化管理,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强化全科医生培养,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步整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抚安置制度。健全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网络,以乡(镇)为中心建立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机构,推进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型养老服务发展,支持发展农村康养产业,支持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

(八)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快实施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林业建设工程,2019年完成营造林770万亩,2020年完成6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实施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到2020年张承地区完成退化草地治理30万亩以上,全省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73%。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到2020年完成2002处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迹地综合治理。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严格乡村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理,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实施重点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开展农村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到2020年初步形成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在沿河、沿路、沿城和村旁、镇旁等区域开展植树造林,搞好街道、庭院、隙地绿化,建设一批森林乡村。

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农宅合作社等方式盘活宅基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养老等产业。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和集体建设用地储备机制。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成果,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满足农村三产融合合理用地需求。

(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9年内基本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指导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积极争取整省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引导农民以土地、林地、草原、农宅等资源资产入股开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积极探索制定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办法。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指导省市县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立健全内部制度,规范交易行为、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引导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水权、集体经营性资产等各类农村产权入市流转交易。

(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2019年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0家,2020年达到1000家。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按照“清、查、联、提、创”要求,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整县推进试点县。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大力推进农垦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以设区市为单位组建农垦集团公司,加快农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