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牛熊:近十年收益率最高的十大牛股(11)
第三,不断投入,扩大产能,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公司的固定资产在2011年、2016年和2017年大幅增长,产能扩张,而需求旺盛,促使公司营收快速增加。截止2018年公司三分之一的资产都是产能,硅片产量5年内增长了10倍,2013年硅片产量只有2.7亿片,2017年增长至22亿片;组件产量四年十倍,2014年43WM,2017年则4531WM。2015年隆基股份单晶硅片出货量全球第一,2017年度隆基股份组件出货量国内第一,单晶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2009年至2018年,公司营收从7.6亿到146.7亿,增长了19倍;净利润从1亿到16.8亿,增长了16倍。
第四,打通下游产业链,实现自产自销。公司上市初期收入来源于单晶硅片和硅棒。从2013年开始,开始往下游组件、乃至光伏电招扩展。2015年成立乐叶光伏,布局电池、组件环节。2017年,组件和硅片收入占公司营收超过90%,分别为91.7亿元和57.5亿元。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的是产销率的下降,从2013年的99%下滑至2017年的51%,组件的产销率由2015年92%的下滑至2017年的77%。公司通过不断拓展下游,实现了自产自销。隆基的硅片产能可以做组件,组件产能可以变成电站,电站可以直接发电上网,或者直接卖电站。
第五,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与美国签订大额订单。近年来,隆基股份马来西亚投资建厂,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开设分公司。2017年隆基海外市场出货占比约10%左右。2017年公司与美国公司在美签署了价值6亿美元的高效单晶组件销售合同。
第六,18年531新政后行业洗牌加速,行业低迷时,公司护城河凸显。2018年6月531新政宣布光伏补贴大幅减少,为提振需求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从2017年12月份开始公司单晶硅片价格就持续下调10次,国内从5.4元跌到3.05元,海外从$0.73下跌到$0.38。价格下降、补贴减少,行业激烈价格竞争下,成本高的企业被淘汰,而隆基因低成本优势和行业龙头地位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保持较大盈利,有较大防守能力。
2018年6月以来,受531新政影响,国内光伏装机需求低迷,公司单晶硅片价格下滑,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13.5%,净利率同比下滑62%。2019年将是平价上网新周期的起步之年,行业增速将在2019年下半年明显提升。隆基作为高效产品龙头,将明显受益。公司计划未来三年继续扩大硅片、组件产能,垂直延伸单晶优势,成为全球单晶硅片绝对龙头。近期公司硅片价格上调,营收有望高增长。
九卫宁健康(300253.SZ)
上市时间:2011年8月18日,主板
企业性质:民企
现股价:14.79
现市值(亿元):239.95
累计收益率:682%
年化收益率为:32%
最低点:2011/9/30:1.05
最高点:2015/6/5:37.66
卫宁健康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信息化的上市公司。当前业务覆盖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传统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云医、云药、云险、云康这四朵云(将医生、药品、保险、体检资源通过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对接到C端)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业务。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软件销售(2018年中收入结构占比53%)、硬件销售(占比25%)和技术服务(占比22%)。2017年IDC医疗科技公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3名,为中国唯一上榜企业。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周炜、王英夫妇。控股股东周炜及其一致行动人王英、周成共持20.17%的股份。上海云鑫创投(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是蚂蚁金服对外投资平台)持有5.05%的股份,是第四大股东。前十大股东中也有国家队。
公司从2011年上市以来股价一直处于稳定上涨状态,尤其是2013年下半年开始,由当时的4.3元飙升至2015年6月的36.3元,翻了近9倍。随后受股灾影响股价暴跌,在2017年8月时仅剩6元,18年6月蚂蚁金服入股卫宁健康,公司逆势实现了增长。
公司成为大牛股的核心原因是:第一,近十年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加快。2009-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14年市场规模264亿元,17年448亿元。其中,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的基础)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9.4%,医院核心管理系统、电子病历、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仓库、分级诊疗系统实现20%以上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