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29)
2.针对违法建筑量大面广问题。全力开展查违三年攻坚行动,出台《全面开展查违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有关规定。强力推进违建拆除工作,将拆除工作纳入查违共同责任考核,定期召开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违建拆除处置督办会议,开展现场检查和专项督察。保持查违高压态势,守住零增量底线,坚决拆除处置重点违建和已作出拆除处罚决定违建,加快拆除严重影响规划的历史违建,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建设用地清退、棚改等多元手段加快消化各类违建,实现减存量目标。
3.针对环境承载压力巨大,污水管网缺口大,河流污染严重问题。一是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省委书记李希同志亲自督导茅洲河水污染治理,王伟中同志担任深圳总河长及茅洲河河长。市委年初召开了全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完成上半年河长制工作日常考核及2018年第一次全市全覆盖督查工作。研究制定《深圳市全面推行湖长制实施方案》《深圳市全面推行“湾长制”实施方案》。二是将全市黑臭水体纳入整治范围,全市135条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已全部开工,其中50条已完成整治,基本消除黑臭,85条正在加紧整治,今年可完成62条,计划于2019年底全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三是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项目建设。近两年来,市财政已投入644亿元资金,补齐历史欠账污水管网5000多公里,以及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生态恢复等工程。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水污染治理项目投资148.1亿元,占年度投资336亿元的44.1%,巡视整改以来完成45.4亿元;完成小区正本清源污水管网改造1518个,占年度任务5520个的27.5%,巡视整改以来完成494个;敷设污水管网1604.1公里,占年度任务2353公里的68.2%,巡视整改以来完成498.6公里,今年底将补齐历史欠账的近6000公里污水管网。四是强力开展“利剑二号”执法行动,巡视整改以来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3宗。五是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开展干部专项考核。在工作一线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发挥考核正向激励作用,及时提拔使用表现优秀的干部。
4.针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均衡,群众对看病难、上学难意见很大问题。在着力解决教育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方面:一是科学制定规划,新建住宅、城市更新项目严格按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要求落实学校配套,加快教育设施报建审批进度;出台《深圳市中小学学位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预计未来五年全市增加中小学学位30.46万个,较“十三五”规划建设学位数增长27.8%。二是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以事定费管理的新型公办幼儿园,通过城市更新、居住区配套、土地整备等方式增加幼儿园用地。全面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学品质。三是多措并举缓解中小学学位紧张,推进城中村学校提质建设工程,推广“名校+”战略、集团化办学、联盟式发展等模式,2018-2019学年,全市公办小一、初一招生人数达到20.03万,同比增加学位供给2.5万。四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就读政策,印发《深圳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纪律的通知》。
在着力解决医疗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方面:一是加快医院项目建设。推进全市60家医院的新改扩建项目,规划新增一批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由市财政全额投资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开业运营;预计年底前,市健宁医院、罗湖区中医院莲塘分院等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市平湖医院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新开工建设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市大鹏医院等一批项目。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医疗卫生机构4417家,其中三甲医院18家,社康机构619家。二是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制定《深圳市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市人民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已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培育单位。累计引进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5家名校名院来深合作举办高水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质子治疗中心项目加快推进,阜外医院将来深合作共建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三是积极引进“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今年以来已完成57个新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预立项工作,累计引进228个团队到位开展工作。四是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市980多万基本医疗保险二、三档参保人(约占全部参保人数的70%)绑定社康中心首诊,在医保制度设计上实现社区首诊。在全市全面推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医保基金管理方式,促进基层医疗集团主动做好医保参保人的预防保健和分级诊疗服务。目前全市社康中心诊疗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