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5)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 正文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5)

2019-03-04 10:16 作者:admin

  3.针对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一是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抓紧制定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等16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关于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科学合理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强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财力保障。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至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预计年底前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可基本完成主体基建工程,优化技工教育区域布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推进百校协作腾飞计划。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加强省对重大产业布局的统筹力度,在粤东粤西沿海集中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产业绿色化,构建与生态功能相适应的绿色产业体系。出台《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建立健全支撑新区域格局的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工作计划》,开展省级产业园区调研评估,修订完善产业共建扶持政策。1—8月,珠三角产业转出市推动436个项目落户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二是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深刻认识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召开乡村振兴推进会,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系列配套政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作用,8月底已完成投资6亿元。印发《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3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整合中央资金4.4亿元,支持30个县90个镇360个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目前资金已下达到有关市、县(市、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截至8月底已启动建设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全省人居环境情况调查摸底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等基础性工作。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加快镇级垃圾填埋场建设。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尽锐出战,全力把攻坚战打成歼灭战。同时,做好中央赋予广东的援藏援疆、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工作。

  4.针对新农村建设省级财政资金没有统筹整合问题。印发《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的补充意见》,抓紧完善《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推进涉农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将农口专项资金从原来的11项整合归并为5项。全面推广“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同步下达资金与任务清单,省直农口部门已先行开展省级财政预算改革,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此模式下达约89.48亿元。

  5.针对村庄建设缺乏规划问题。印发《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试行)》。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专项督查,摸清各地村庄规划编制现状,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制定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将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列为重点工作。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充实村庄规划技术专家库力量,建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培训教育基地。

  6.针对水污染治理不力问题。一是加大水污染整治力度。严格落实河长、湖长责任,省领导同志挂点督导重污染河流整治,李希、马兴瑞同志分别挂帅督办整治难度最大的茅洲河、练江,带头开展现场督导。8月起,持续开展重点流域分片督导及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督导工作。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对全省243个黑臭水体逐个进行明察暗访,并通报结果、督促整改。目前,243个黑臭水体中,240个已开工整治、3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184个完成阶段性整治任务。督促广州、深圳、东莞3市对国家生态环境部新发现的黑臭水体进行实地信息摸查及相关信息填报。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省共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052个环境问题清单中471个问题的整治。制定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督促茅洲河、练江流域在内的各地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在练江、沙河等重点流域组织开展6次跨市联合打击。对湛江市15宗废水超标案件进行环境稽查,督促地方对问题企业查处到位。1—8月,全省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12604宗、罚款9.85亿元,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64宗,查封扣押案件1502宗,限产停产案件294宗,移送行政拘留案件437宗,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406宗。汕头市领导班子成员轮流驻练江污染最严重河段,督查指导治理工作。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