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16)
2019-03-03 19:02
作者:admin
加强组织动员,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参与机制。创新宣传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政策举措和创新实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实施能人回乡、工商兴乡、社会助乡“三乡”工程。鼓励更多农村青年、返乡人才和能工巧匠扎根乡村,引导工商企业向农业农村投资。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感召更多在外的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故里、建设乡村。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促进乡村振兴国际交流合作。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建吉林省乡村振兴专家组,围绕乡村振兴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激发农村各类主体活力,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形成全省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局面。
六、抓实跟踪评估考核
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考核监督和激励约束。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成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政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确保质量和效果。加强乡村统计工作和数据开发应用,确保相关数据真实准确。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适时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审计机关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审计监督。
(责编:王帝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