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9)_中华保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减肥健身 > 正文

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9)

2019-03-03 19:02 作者:admin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抵御各种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推动预警信息服务重心向乡村延伸,加强农村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健全乡村全覆盖的预警信息传播网络和应急响应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推进防灾减灾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地震高发地区的农村危房与土坯房改造。全面深化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治理,加强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消防设施、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建设,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建成省、市、县、乡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推进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向农村延伸,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开展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加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一队多能”的队伍建设。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鼓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健全监测预警预报、群防群测、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灾后救助、财政投入和征用补偿等长效机制。完善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拓宽农业保险、农房保险、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等险种的覆盖范围。全面推进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信息平台、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科普四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参与部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妇联。

  专栏8 乡村民生改善行动

  (一)精准脱贫

  1.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推动以绿色有机优质粮食以及特色菌药、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打造一批特色种植基地。支持发展畜禽和梅花鹿、天鹅、大雁、兔等特色养殖业以及水产养殖项目。推进粮食、畜产品、长白山绿色食品、中药材、林特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支持刺绣、草编等特色手工业发展。

  2.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推进359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在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推动一批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休闲游、农家乐、红色旅游、养老养生、景区等项目建设。

  3.电商扶贫工程。推进15个贫困县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畅通淘宝、京东、邮政等各大电商平台线上营销渠道,建成650个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

  4.光伏扶贫工程。在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以贫困村村级电站为重点,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光伏扶贫工程。推进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一批以村级扶贫电站为主的光伏扶贫项目,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一批分布式光伏扶贫发电项目。

  5.科技扶贫工程。在贫困地区积极开展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创业载体建设行动、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行动、脱贫带头人培养行动、进乡入村科普行动等科技扶贫工程。

  6.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完善贫困地区就业服务体系,搞好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三年劳动者技能提升计划”,组织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免费职业培训。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一次就业技能培训;使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已创业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一次创业培训。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