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迈瑞医疗受益于分级诊疗+进口替代(10)
以上公司分别占据产业链的上下游,以不同的作用方式组成完整的产业链。除了产品研发和制造,近年来也出现了各种模式,比如打包托管、实验室共建,区域检验中心,独立医学实验室,我们认为产品的壁垒和盈利模式更为清晰,也受政策影响较小,因此产品企业是体外诊断中最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
根据分析,我们判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如下几点:
1. 产品齐全的企业具有成为大公司的潜质:全球体外诊断领域的代表企业罗雅贝西(罗氏、雅培、贝克曼(被丹纳赫收购)、西门子),销售额约在50-120亿美金之间,其特点为产品齐全性强,大类产品,生化、免疫、血球、流水线不可或缺;同时由于应用场景高度统一,产品齐全可以更大效能使用渠道平台,分摊管理、销售成本。
2. 品牌优势使得不断嫁接产品成为可能:诊断巨头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但是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好品质的品牌形象,使得客户端对于对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具有先天的信赖感和认可度。
3. 临床和售后体系完善:诊断产品在检验科是高频使用的产品,对于医院即时出报告的需求,公司必须有及时和专业的服务系统,才能给与客户更好的体验,从而产生持续的、多频的采购行为。
体外诊断行业未来的发展驱动力与其他器械产品类似,主要来自分级诊疗增量基层市场扩容+存量市场进口替代+集中度提升。而对于其自身来说,理论上体内可以检测的蛋白超过10000种,未来随着预防未病+新的标志物和检测手段的发现和发展,将持续促进行业蓬勃发展。
9.1.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中最大细分,2017年全球约638亿美金容量
体外诊断是医疗器械中最占比最大的细分,2017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容量大约638亿美金,2013-2018年全球增速4%。
其中北美、欧洲和日本占据全球75%以上市场份额,然而增长已经趋于平缓。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增长远超国际平均水平,预计2013-2018年复合增长15%。
Kalorlama对于中国区市场容量严重低估,根据体外诊断协会的统计,2017年中国区市场容量接近700亿(只含制造业口径),2017年行业增速约为15%。
体外诊断目前国产占比约为40%,由于子行业的发展阶段和产品特征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子行业不同替代阶段的过程。
对于国产品牌有巨大的替代空间,国产品牌的未来增速会超越行业平均增速。2016年不完全统计,进口品牌增速开始放缓,除了一线外资品牌,本身具有的品牌忠诚度和巨大影响力,二线品牌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国产品牌增长速度呈现出更快的增长,国产替代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