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迈瑞医疗受益于分级诊疗+进口替代(19)
超声在中国的发展超过35年,医用超声诊断仪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黑白超为主打产品。直到20世纪80年代,通过超声波的多普勒原理和技术,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正式诞生,彩超的时代正式到来(由于黑白超目前只占整个市场容量不到10%份额,因此下文中的超声多指彩超)。
中国彩超市场的发展,在2000年以前几乎完全被进口品牌所垄断。国产超声厂家只有零星的几家国有背景的企业,比如汕头超声,无锡海鹰,四川绵阳等能够生产黑白超声,直到2004-2006年,迈瑞和开立推出自主创新的彩超产品后,打破了进口垄断的局面,以迈瑞为代表的国产龙头,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一直引领着国产超声行业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收入体量最大的彩超公司。
国产彩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截止目前国产厂家的数量大大小小有三四十家,有一定知名度的包括深圳迈瑞,深圳开立,汕头超声,深圳蓝韵(曾在新加坡上市),苏州飞依诺,沈阳东软,深圳恩普,深圳华声等。在乡镇和社区一级的低端市场,国产品牌的超声已经占据了主流。但是整体市场从销售金额的市场份额占比来看,进口品牌依然占据了75%左右。近几年,国产的迈瑞,开立等公司开始在中高端彩超的市场推出自己的产品,并且凭借着一定的价格优势和服务优势,逐步抢占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但是对于占据了整个市场将近30%份额的超高端以上彩超领域,国产超声目前只有深圳迈瑞的少量机型能迈进这个门槛。
在2010年以前,国内彩超企业都胶着在低端市场,而如迈瑞这样的龙头,从技术的角度,并没有拉开与国产其他品牌的巨大差距。在收购了Zonare后,企业依靠自己强大的体系的力量,吸收优质的技术进行转化,推出了高端设备,图像优质,操作流简洁,而成为经典产品。
迈瑞的DC-8、R7等型号,均已达到中高端水平,基本可以满足临床科室的基本需求,媲美进口品牌,在同档次的较量中,国产品牌功能更加丰富、产品性能更高、性价比更具优势,作为进口替代的基础要素——产品性能已经具备,中高端市场的进口替代正在全面铺开。
在产品不断突破的过程中,2017年迈瑞实现了超过行业增速的增长,14-16年主要受招标采购下滑的影响,行业整体增速偏低,踏入2017年,行业回暖,招标采购全面展开,迈瑞的高端产品DC-8经过多年的培育,高端彩超终端需求十分旺盛。
国产的替代之路都是技术的螺旋式的上升,不断迂回中,修正产品设计,把握对需求的理解,国产的中高端持续替代,将是必然趋势。
10.1. 全球超声市场约70亿美金,全球增速约为4%
根据IHS统计,2017年,全球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市场规模约为69亿美元,预计2019年,规模将达74亿美元,17-19年复合增长率为3.6%。
在早期超声领域,GPS三巨头各自收购整合产业,占据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通用和飞利浦仍然保持主要的市场份额,而西门子由于公司经营等多方面原因,市场占比逐步下滑,先后被日本超声厂商东芝和日立超过。
根据InMedica 统计,2015年迈瑞和开立两家国产占比在全球可达7%,与我们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结果接近一致。中国市场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国内企业近几年的发力点都在中国,中国的增速远超全球增速,2017年中国的行业增速接近20%,而作为国产的主要厂家,迈瑞和开立未来预期的增速将远超行业增速;而随着中国智造越来越多被全球所认知和认可,未来海外市场依然大有可为。
10.2. 中国彩超市场约百亿,2017年行业增速约为20%